近年来,在中国各级政治舞台上,一批批个性官员以鲜明的施政风格展现着自己的才华和个性,为中国政坛吹入一阵阵新风。这些个性官员们通过铁腕施政挑战着官场上的诸多陋习,“个性官员”在中国政坛上形成别样的风景。可以断言的是,伴随着大批新人的涌现和这些新人的年轻化、知识化和现代化,“个性官员”将在中国的政坛上形成气候,并站到舞台中央。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站在百姓的角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个性”官员?以往的“个性”官员往往以“铁腕”、实话直说、敢作敢为和强势推进的施政风格为特征,这种“个性”常使百姓的祸福处于不确定之中,既有可能做成好事,为老百姓所欢迎,并为个人赢得声望,也有可能因为“一言堂”和家长制作风酿成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重大恶果。所以“个性”官员应具备什么样的“个性”是非同寻常的大事,应当有明确的解读。
我的理解为,官员的“个性”应主要体现为法治、进取、责任、清廉四方面八个字上,缺一不可。
法治型官员是自觉维护国家宪政体制和关注程序运作的官员,善于把个人意志通过集思广益成为领导班子集体的意志,把党的领导机关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机关的意志,法治型与“个人威权型”形成对照,而个人威权型与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以及十七大提出的党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是明显不相容的。
进取型官员则要求一定要有立足当地实际而又勇于开拓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是满足于等因奉此、上行下效,求得官位平安。现在一种普遍现象是,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一般不缺乏勇气,而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则犹疑观望等待,不敢率先越位,这种情况,十七大之后应当有所改变。
责任型官员要求的是“对党对人民负责”的高度一致性,切实改变“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的现象。中国的“官场病”其实就植根于此,上司掌握着乌纱帽,所以是衣食父母,必须恭敬顺从,下属及老百姓殊不足道。这一官场病虽然主要依存于现行人事制度上的弊端,但与某些官员的封建思想意识亦有相当关系。要树立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强烈意识,既要勇于任事,又要勇于承担,直至引咎主动辞职,这才称得上“责任型”官员。
清廉型是为官应有之义,不必多说。上述四个方面之中“法治”居于统帅地位,没有“法治”的“个性”只能归于“封建”型官员一类,应当让这类官员走进历史。
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的今天,官员的“个性”及其具体作为仍会在较长的期间内发挥其在政治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更根本的当然是靠制度,靠法治。但即使是民主法治水平已经很高了,官员的“个性”如何仍然很重要,区别是,现在我们所提出的“个性”要求,对官员而言是“愿为”、“不愿为”的问题,将来在制度和法定程序制约之下,官员们必须的这些“个性”是不得不为的问题,后者的制约当然更为可靠。
(文章原创于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