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力建:(转载)诗人柳忠秧致中共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先生的文化公开信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诗人柳忠秧强调:中国诗人必须具备强大而厚实的文化自信、诗学自信、创作自信。

——题记

春华先生春安:

我与您素不相识,但今天特以诗人的名义请您做一道判断题。

原因:2008年我应广东省世博办之邀,历时大半年、查阅一千多万字史料为上海世博会广东馆力创的长诗《岭南歌》虽广受海内外文学界、史学界好评(被誉为“诗史”、“史诗”),却长期备受广东文宣口个别不学无术、颟顸专横官僚的打压和轻侮(此话题暂不展开,必要时可与您或您指定的代表详谈)。文化强国(文化强省)一要大师大家,二要传世之作:万般皆小,兹事体大(难道不是吗?)!因此,万般无奈之下,只好上书与您,当一回访民。

“文化强国”时代,我以为您到广东主政的要务之一便是促进文化强省。诗歌作为一个民族(国家、地区)最重要的文学表达,关乎广东文化强省的大局:故此,请您在百忙之中以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专业背景,“审读”一下《岭南歌》。

《岭南歌》在上海世博会现场首发以来,广受好评,创造了诸如诗歌作品一次性抒写历史人物最多(达一百多人)等多项文学记录。《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十八大广东特刊同时选中《岭南歌》(因两大报冲突,为此,我又专门为《人民日报》赶写了《诗意珠江》一诗)。

《人民日报》指出:柳忠秧写《岭南歌》其意在诗亦在史,他用凝炼的诗的形态来为岭南文化作一部浓缩型的“诗史”或曰“史诗”。说《岭南歌》是“诗史”,强调的是《岭南歌》的诗性;说《岭南歌》是“史诗”,强调的是《岭南歌》的史质。郭小川那代人的新辞赋体已经在当代文坛久违了多年,柳忠秧在新世纪复活了这种诗体,而且别开了生面。

《光明日报》报道:

《岭南歌》作者、广东诗人柳忠秧收听了十七届七中全会公报后感慨地说。“……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贡献!”十八大前夕柳忠秧接受了《光明日报》专访。《光明日报》广东记者站站长吴春燕认为,柳忠秧的长诗《岭南歌》是一部具有史诗气派的作品,填补了史诗抒写岭南文化的空白:因此,本次《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中央大报十八大广东特刊无一例外地独选《岭南歌》。

……

“《岭南歌》?北京之夜――柳忠秧诗歌研讨暨吟唱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来自海内外的知名学者、诗评家、诗人以及新闻界和文艺界人士二百余人与会。与会者认为,《岭南歌》是一位诗人对异乡灵与肉的融入,是诗人灵魂之于世界的包容与接纳、责任与感恩,表现了当代诗人的大胸怀大视野大气度,创作技法上呈现了大诗歌的大笔法和大景象,是当代诗歌创作的一大收获。广东诗人柳忠秧多年来致力于复兴古体诗、打通“新”、“旧”诗,他在潜心研读中华传统诗词歌赋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新古体诗,300余行的《岭南歌》是其代表作,该诗涵盖了岭南风土人情、英雄志士、历史人文等各个方面,堪称岭南文化的“诗史”。

《南方日报》评价:柳忠秧的狂,首先是源于文化的自信。当这种自信生发于其诗歌创作中时,就形成了磅礴之气、概然之气、浩然之气。他是当真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非如此,不能写出黄钟大吕般的《岭南歌》、《楚歌》。《岭南歌》全诗三百余行,历数岭南从先秦至当下的历史,品评岭南文明史上一百三十余位历史人物,诗意如大河之水,滔滔万里。最为难得的,是他对这一百三十余位历史人物的品评,句句敢下盖棺定论之语。若只是下定论之语,也不是难事,多在故纸堆里寻寻觅觅,不过是一门苦功夫。柳忠秧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的这些定论,有故纸堆里觅来的,更多却是从他对历史的审视慎思而得来的。

新华社电讯: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副主任尹汉胤认为,《岭南歌》涉及了130多位历史人物,作者通过一种英雄群像般的描述,呼唤了一种集体记忆。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历史。《岭南歌》的现实意义在于,在中国崛起的大时代下,告诉我们应该怀念哪些人,如何敬畏、学习历史,传承并光大传统文化——这是《岭南歌》在当前的政治意义、文化意义与社会意义。天涯社区文学主编朴素在会上宣读了《柳忠秧获得2009-2010年度诗歌特别贡献奖授奖词》认为“作者用诗的语言和形式,浓缩了千百年来楚文化和粤文化的历史轨迹与精神风采,不愧为当代文化史诗的范本。”

人民网专访:据悉,近两年,柳忠秧分别创作了长篇史诗《楚歌》、《岭南歌》。这两部作品均对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和历史意义进行了讴歌。《楚歌》和《岭南歌》均被孙中山纪念馆收藏。

著名学者、诗评家、北京大学谢冕教授说:“作者在汗漫无际的人文时空中纵横驰骋他的想象力,从而铺陈咏叹楚文化的全部绚烂与华美。柳忠秧以五千年的历史长卷为全视野,他写诗有一种阻挡不住的大气势,这取决于他的大胸襟,他追求的是诗中的黄钟大吕。柳忠秧以诗歌的形式重现了屈原和李白的神韵,也无意间凸显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著名历史学家、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严昌洪教授誉:捧读柳忠秧的《岭南歌》,由于语高而旨深,读了三四遍,慢慢含英咀华,才品尝到诗作的沉浸浓郁。在诗人笔下,那“地灵人杰”的赞语已不是一种概念,而是扑面而来的鲜活形象,使我们领略到万古岭南多壮观,千年豪杰齐登临的“大派”、“雄脉”。……总之,由于诗人怀着对历史的敬畏,歌颂真善美,《岭南歌》可以说是一曲史诗气派的正气歌,让读者感受到的是一种巨大的正能量。

著名学者、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武汉大学於可训教授评:柳忠秧的诗歌在当代中国诗坛独树一帜,其诗大气、自由、灵动,饱含楚文化的真精神。柳忠秧秉承楚文化的光辉传统,同时也虚心学习岭南文化,写出了令人沉醉千古的悲壮史诗《楚歌》和文化史诗《岭南歌》等力作,足以令人击节长歌!

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陈世旭道:在新的历史变革中,广东承担着率先进入现代化的使命。已经日益显示出其与时俱进的生命力的岭南文化,由此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当其时也,对岭南文化的再认识、再评价就显得极为重要。岭南文化在文学的表达上期待着如椽之笔。《岭南歌》如期而至。

著名作家、广东作协副主席吕雷赞:柳忠秧的诗歌创作,有一种犷豪狂放之气,长啸歌哭似承传太白,吟史颂今又似师从工部,往往难分哪是史哪是诗。他的诗既有汉诗的凝练、含蓄,又有现当代自由诗作的挥洒和直抒胸臆。我在这里只强调一点:就是柳忠秧的诗歌,很好地吸收、传承和发扬了中国诗歌诗史同源的优秀传统,他的《岭南歌》和南方、楚地一系列长篇吟唱,既是狂放、热烈、大气磅礴的歌唱,又是对祖先源远流长的历史图腾的顶礼膜拜和敬畏赞颂。我认为,他的这一创作实力和优势,相比于时下一些孙悟空式从石头里迸出来的诗人,高下立判。对于当今中国诗坛来说,这种风格和探索,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将是柳忠秧的一种宝贵资源和财富。

著名作家、广州市作协名誉主席章以武讲:《岭南歌》以诗句的形式来写岭南文化,意义重大。《岭南歌》不仅诗意醇厚优美,尤其可贵的是作者以诗歌的语言来评判历史人物,评得准确、评得独到。这个不得了,这是很难做到的。比如诗中“蒋中正毛泽东,兄弟并肩”这种表述就很有艺术创造性,因为是按照当时的客观历史来写的(前不久习近平和连战会谈引用了“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的典故)。在那个历史阶段来讲,他们是称兄道弟的,“两主席万岁”这是毛泽东讲的。这样的句子在以往的长诗里还没有见到过,因为写毛泽东的长诗、写孙中山的长诗、写蒋介石的长诗都有的,但还没见过这样的写法。从这个角度来讲,《岭南歌》是接地气的,是很成功的。

据不完全统计,现为柳忠秧及《岭南歌》写评论或发表感言、点评的老、中、青三代学者、批评家有数百人之多,形成文字数十万字。海内外有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数十家主流纸媒和包括新华网、新浪、搜狐等数百家主流网媒在内的各大媒体隆重报道了被誉为“岭南文化史诗”的《岭南歌》。

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陈定家研究员撰文指出:柳忠秧擅写文化史诗,仅以《岭南歌》为例解读:

其春秋笔法——“国民党共产党,开天辟地/蒋中正毛泽东,兄弟并肩。”大义煌言,定格历史。

其诗心独运——“陈济棠称雄南天,建设粤海/叶剑英经略华南,宽济民生。”从另一个角度写活了叶剑英。

其浓墨华章——“敬邓公决断,一条血路开彩虹/有仲勋先行,南粤大地风雷动/有仲夷先锋,勇立潮头建殊功。”三句锦绣诗语无比生动、饱蘸激情地讴歌了广东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历史进程。想必邓大人、仲勋老人在天之灵也会因诗人柳忠秧的如椽诗笔而为之一颤!

陈定家研究员告诉记者,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执笔的《2011年中国文学创作热点一瞥》一文中专门介绍了柳忠秧及其代表作《楚歌》、《岭南歌》;今年柳忠秧创作的《圣美大江》、《天下江山黄鹤楼》等长诗反响也同样热烈,已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著名历史学家、广东省社科院原院长张磊研究员强调:柳忠秧用诗的语言评述历史,讴歌英雄,壮写岭南文化,是一次成功的创造。柳诗人写出了岭南历史上一百多位重要人物:不仅诗意优美,而且评判到位,为岭南群英谱写了栩栩如生的大美诗传。

抱歉,罗列了半天,只为说明一个怪状:

这么一部“中国文学史难得、世界文学史罕见”(著名诗评家熊国华教授语)、“填补了史诗抒写岭南文化的空白”(著名评论家、武汉大学樊星教授文)的长篇史诗,在本届广东省“鲁奖”诗歌奖初评中竟然出局(据传)。“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认为《岭南歌》此次评奖落选的原因很多,其中评奖办组织不力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部分评委素质不行。二流或三流的评委评一流的作品,其结果可想而知。

也许您说我太刻毒了,竟敢攻击评委“精英”!

我绝无全盘否定广东文化创造实力的想法,但其问题甚大。

随举一例:铺天盖地的广东精神之“厚于德”一句的表述就甚荒谬。广东精神是中国精神这个属概念的种概念,它们是种属关系。“厚于德”罔顾一般的逻辑学常识,您一隅广东“厚于德”,那是不是说湖南、湖北等全国其它地方都“缺德”? “厚于德”在广东遍地开花,可国内外观者笑掉大牙! “厚于德”是必然性判断,如将其改为“厚以德”的或然性判断,表达出厚德的意愿还勉强说得过去。

再说一案:广州塔名的征集也匪夷所思。塔在广州就叫广州塔?太实、太傻了吧?那建在鸡颈坑旁或瘦狗岭边,岂不就成了瘦狗岭塔?鸡颈坑塔?上海响亮而华贵地叫出一个“东方明珠”?广州塔何妨又不能浪漫而妩媚地称之为“珠江倩影”?当然“小蛮腰”也不错。

以上两例堪称广东最著名的文案(文化创意水平的代表性作品),如此不难看出广东部分所谓顶级评委和专家的低下文化品位和蹩脚的专业水平。

在一浪浪浮浅的颂赞和无知的狂欢、陶醉声中,我这诗心的小孩终于忍不住说出根本没有的皇帝新衣。悲乎?叹乎?怜乎?

我还可列举出关于广东很多文化表达的荒唐案例(不能再举了,否则有人要丢饭碗,甚至有人要追砍我)。

至此,您还觉得我直言不讳地指出本届广东“鲁奖”诗歌奖部分评委水平不高的判断有什么不妥吗?

温水煮青蛙叫一锅死!无论是永远开不了的温水亦或是傻乎乎全死的青蛙,它们构成了可悲可叹可怜的悲剧加闹剧。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沉沦或灭亡是为小悲剧,一窝人的麻木和无知则为大悲剧!整体的悲剧无可救药!悲莫大于心死,哀莫大于浅薄!

刻薄一点地描绘一下不合格的评委:一个傻C(说傻B他还不够格,这年头做傻B多少要点水平同时兼有可爱之处)是喜剧,几个傻C是闹剧,一窝傻C是闹剧加悲剧!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正如中共十八大报告所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作为诗人,我则具备强大而厚实的文化自信、诗学自信、创作自信。我的判断是:尽管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岭南歌》依然为本届广东省“鲁奖”诗歌奖参评作品中数一数二的优秀作品,是打不倒的文本;退一步讲,再怎么样也是前三前五的第一梯队。

问题的症结是:一方面,海内外众多读者、名家广泛好评《岭南歌》。另一方面,广东的几个评委或是一窝评委(也许只有个别评委肯定《岭南歌》)压根儿不承认《岭南歌》的创作成就:当然,对他们来说是不承认、不欣赏甚至是瞧不上;对我而言,我则认为他们根本就读不懂、不会读、缺乏起码的诗学素养和赏析水平!

傻B可有千千万,真理只有一个。

我困惑了,愤怒了,郁结无解!

无意中搜了一下您的简历,获知:原来您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作为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您一定是日理万机!但作为无党派人士、无业游民(“三无人员”,我是靠写诗为生的自由撰稿人),我今天只要求您日理一机(我认为文化强省应为您入粤的第一要务,难道不是吗?),做一个并不复杂的判断题:《岭南歌》究竟是岭南文化的诗史(亦或是史诗)、文化强省的重要成果,还是连广东省“鲁奖”诗歌奖初评都过不了的二、三流作品?

假如我的判断是正确的,亦即我一流的参赛作品受到二流或三流甚至不入流的本届广东省“鲁奖”诗歌奖的所谓“高水平”评委的羞辱和轻侮(将次品捧上天,将精品打入地):那于我来讲,是明珠暗投,自取其辱;对不识货(因无知)的“精英”评委来说,是有眼无珠,“有眼不识泰山”;于致力建设文化强省的广东当局,则一定是令人蒙羞的特大丑闻!

一件广东省“鲁奖”诗歌奖评选的小事,折射出广东省文化强省的大原则。故我叨扰您的不是小事,而是“天大”的大原则:惟其如此,一定需要您这广东文化强省的第一把关人(也应是内行人)作出经得起历史和文学史考验的正确判断。

习近平先生前几天还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今天我也请您烹一回小鲜:

您若说:好,是史诗,难得!我一脸沉静,因为我以写史诗为生。

您若说:行,不赖,堪称岭南文化的好诗篇。我略感欣慰,毕竟我为写《岭南歌》呕心沥血。

您若说:不咋的,一般般,或应景之作或颂歌马屁。我也一并感谢!为表诚意并求上进,我立马烧掉《岭南歌》的文本。知耻而后勇嘛!

您作啥判断都行,但千万不要不做判断。

您意下如何呢?春华先生?!

此致

春祺!

客居粤地的诗人柳忠秧

二〇一三年三月二十三日

说明:

一、前些时,我因炮轰本次广东“鲁奖”诗歌奖评奖不公等问题,促成该奖近期重评,为众多参评者赢得了新的公平机会。我则经慎重考虑,为表明我炮轰广东“鲁奖”对公不谋私的心迹,也为避炒作和重名利等嫌疑,更为坚决表达我对部分评委素质低劣的鄙视和不屑,决定断然决然退出本届广东省“鲁奖”诗歌奖的参评。评奖我可以退出,但作为真正的诗人,我必须象捍卫灵魂一样来捍卫我的作品!这是我给您写万言书的唯一原因!

二、《岭南歌》是优是劣,广东文宣口说了不算(他们说了怎么可能算呢?当然您说了算,这个可以说算。我只是从您所学专业的角度对您有相当的信心),我将交与海内外诗歌界和传媒界广泛而深入地评判。

三、既为公开信,我将公开发表。

四、我自己认为,《岭南歌》并非完美无缺:有小疵,无大伤。关于《岭南歌》,网上有大量的信息,您方便时请浏览一下。

附录:

一、柳忠秧的“四写四不写”原则:

1、写清白之人,不写涉黑、涉黄之人。

2、写抵御外侮,不写兄弟内战。

3、写死去的伟人,不写活着的大人。

4、写悲歌壮歌情歌,不写媚歌、颂歌。

二、柳忠秧的诗学观点“二十一”条:

1、诗之心:无疑是数千年华夏文明滋润生长、长江黄河哺育怀抱的中国心,原生态的中国之心才能真正成为世界的诗人。

2、诗之魂:即民族魂——民族的脊梁、人民的心声、社会的良知、人间的正义!魂系家国,忧乐天下!付深情,勇担当,负责任,出生入死,上天入地,抒发灵魂深处的真、善、美和苦、乐、愁!追屈子,师李杜。

3、诗之翼:优美精绝的语言才能让诗之精灵飞越长天,惊艳时空。

4、诗之骨:壁立千仞,铮铮铁骨,宁折不弯!

5、诗之胆:侠肝义胆,肝胆相照,顶天立地。

6、诗之情:至情至性,情义无价,情怀天下,情满芳菲。

7、诗之醉:醉凝天地,醉吟风雷,陶醉千古。

8、诗之血:血脉传承,血性高扬,血韵生命,血聚魂魄。

9、诗之悲:悲悯,悲壮,悲惨,悲哀,生死穿越,大悲大痛。

10、诗之美:香草美人,香魂艳骨,美轮美奂,美妙绝仑!

11、诗之气:或气若幽兰或气势如虹,气象万千,异彩纷呈。

12、诗之真:真诚,真正,百折不挠,九死不悔,追求真理!

13、诗之善:善良,善德天下,善莫大鄢!

14、诗之理:诗歌的内在逻辑、学理、脉络、理性。伪文恶俗,真诗有理。

15、诗之境:哀而不伤;欲盈还缺;大道微言;圣美无追;魂灵通透;情景交融;物我两忘;欲仙欲死等等。

16、诗之道:大道正行,大道致远。纣王无道,诗歌有道。

17、诗之神:精神,神性,神通,神感,神秘,神采,神灵,神圣,静穆的庄严和崇高的伟大!

18、诗之灵:灵光一现,灵感并发,灵魂出窍,灵通万象!

19、诗之哲:与时代共命运,为民族启慧思!

20、诗之圣:宗教式的追奉,灵魂的皈依和升华,凛然而圣洁,高尚而圣美!

21、诗之归:万彩源宗,返朴归真,浑然天地,九派皈依,万源归海。

三、柳忠秧:黑社会黑?还是中国诗坛更黑?

本业余作者从中学时代就开始文学创作,冷眼观察中国文坛、诗坛近三十年。在悦赏了民国以来众多博采中西的文学大家之白话文和新诗的卓然成就之后,掩卷而思,深觉中西(外)文学(文化)的“杂交”,是汉语言新文学的重要通途。无论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还是从诗歌再生的视野,中外诗歌交媾生出的“杂种”才是汉语言新诗的发展坦途。遗憾的是,中外诗歌交欢的“杂种”越来越少,几至绝种。鄙人认为,汉语诗歌的创作实践令人万分遗憾和心痛地走向“私生子”和“孤儿”乃至“弃儿”之路!这是因为——汉诗背叛了汉文化,汉文化(中国文化)也逐渐抛弃了汉语新诗这“五四”以来曾经的骄子;而汉诗全盘学习西方(外国)诗歌的结果,不过是永远的邯郸学步、东施效颦!新诗诗人们主动投怀送抱,可人家西方诗界根本不屑于与咱们为伍。中不中、西不西、洋不洋、土不土,汉语新诗也许真的成了爷爷不疼、姥姥不爱的私生子、孤儿和弃儿。

本人从下面十个方面泛谈浅议一下汉语诗歌:

一、中国诗歌原本先天不足

由于中国文化的鼎盛期处在封建皇权社会的漫长农业文明时代,故诗歌创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亦存在一些缺憾:从题材到内容、从思想到诗意都相对缺乏更进一步的深度、厚度和广度(时代的局限性是主要原因吧),比如诗歌的宗教情怀(尽管有王维崇佛、李白尚道等)不够深厚、诗词的哲理性(相对于西方诗歌中的哲理)不够深刻;另外,汉语诗歌也缺乏一次性原创的长篇史诗。中国古典诗歌大多是起于诗酒风流,止于天下忧愁:不外乎忠君报国、忧乐天下,要不就是小桥流水、一种相思、两种闲愁。宋词一代近三百年,亦不过一豪放派,一婉约派罢了。

二、文体实践的谬误

正途应是:新、旧并举,近、古兼容。就如同日本诗人既写现代诗,又写和歌,同时兼写俳句,文体在他们的创作实践中是平等的。在中国,情况相反,五四以来以革命的方式“埋葬”古典诗词。近百年过分强调新诗,此大误;在恢复古典诗词创作的努力中,由于占创作人数总体绝对优势的老干部、知识分子群的偏执(也许更多是虚妄和颟顸,也许他们认为懂格律才显得更有学问),他们以一种宗教式的迷狂只认格律诗词,直接或间接地否认具有三千多年历史(创作了《离骚》、《天问》、《将进酒》、《琵琶行》、《春江花月夜》、《正气歌》等不朽名篇,诞生过屈宋、三曹、建安七子、谢灵运、陶渊明、李白、白居易、文天祥及至近代梁启超、黄遵宪等诗坛名家巨擘)的古体诗的煌煌成就——此为极大的荒谬!按照格律迷们的逻辑,只有格律诗才是诗,屈原、李白们连诗门都没入。好有一比:只允许唐朝人放“格律”屁,不允许汉魏人打古风嗝、先秦人出“离骚”气。当下,汉诗文体实践的谬误必须纠正!

三、汉语诗歌对汉文化的全面背叛,大谬不复

诗歌作为民族语言艺术是民族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更是民族文化的生动歌吟和诗意表达。我们的汉语“新诗”主张全面自由,葬送彻底的“旧”,创作无限的“新”,完全背叛了创造了人类文明辉煌顶峰之一的汉文化,绝对是一种无知和无耻。据我有限的了解,还没有哪一个民族的诗歌实践象汉诗在“五四”以来所谓新文化运动中的做派:一夜之间全盘推到,平地重来。拉丁语(语言和文字等)在向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等欧洲现代语言的演变过程中,遵循的是一种渐变衍化的规律。须知,饮鸠止渴渴不止,抽刀断水水更流!如有一世代居于中国大陆的黄种诗人说他先祖是英国白人,岂不邪谬?如果一中国诗人说他祖上是贵族,您问他:世居何地?答曰:不晓!您再问:祖上何人?答曰:不知!您作何感想。遗传因子和血脉传承是逃不掉的宿命!举例说明:日本是世界的日本,但你再发达,文化上依旧是日本的文化!印度再穷,可文化依然是印度的文化。但中国呢,未必是世界的中国,可文化早已不是中国的文化了!何其悲哉!有些中国诗人似乎都想把自己意淫为完美无缺、无所不能的诗坛孙悟空。不过,很不幸,孙猴子看似十全十美,但铁定是个既无爹娘生、又无爹娘教的无来历、无传承的异端谬种。石头里蹦出来的东西,怎么能成为好诗?!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更何况汉文化和汉诗的曾经辉煌繁盛,是汉唐强国文化的巅峰史诗抒写,我们有什么理由、什么资格数典忘祖,离经(典)叛强(大)呢?

四、汉语新诗创作走全盘西化的路子,万谬绝伦

著名学者冯友兰指出:“……作新诗者,将其‘欧化’后,令人看着,似乎是一首翻译过来的底诗。……中国人的生活现代化了,所以中国底文艺亦要现代化。现代化并不是欧化,现代化可,欧化不可。”三个根本原因决定汉诗不能全盘西化:1、文字不同源:鸡同鸭讲,能通吗?2、哲学不同根:思想的差别和思辨的迥异决定了西化的不可行。3、文化的不同脉: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至汉诗的全盘西化决不可行!

我曾讲过,汉诗向西方诗歌学习大致有三种结果:A、五四至民国时期,有一大批学贯中西的文人诗才,他们在兼容博采中西优秀诗歌传统的过程中,达到了杂交的境界,亦即生出了中西(外)诗歌交媾的杂种。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讲,杂种是最好的结果。B、学穿正版西装的境界。中国人的身板和气质,本不适穿西装。勉强穿一下正牌西装,也能撑一下台面,光鲜一时。C、大量全盘西化学诗的结果,就是千百万中国人穿着不合体又兼假冒伪劣的盗版西装招摇过市,丢人现眼。

汉诗创作和理论研究全盘西化的结果就是自取其辱,万劫不复。

五、“‘内容←→形式’决定论”的悖谬

卡西莫多(电影《巴黎圣母院》中的好人形象)和貌美蛇蝎心的女人在现实生活中都难有长久的生命力。您让卡西莫多与您朝夕相处十年八载,保证您忍无可忍,哪怕他心灵再美;您让貌美蛇蝎心的女子与您日日为伴,估计您不死也得脱层皮。

新诗创作究竟是内容决定形式,还是形式决定内容?

结果是:形式与内容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互补共荣共生。绝好的内容也需要绝美的表现形式;绝妙的形式如果没有美好充实的内容作支撑,那最多只是镜中月、水中花。

六、汉语言新诗颠覆语言之谬

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基因密码,所谓言为心声。任何一民族的语言体系都有其语法、修辞、逻辑的规范与边界。不能因为您要写所谓的“自由”诗,就可以彻底罔顾语法常识、颠灭逻辑规范。

“梨花体”、“口水诗”、“废话体”就是对语言的无耻颠覆。

七、“审丑主义”追求肆掠之谬

诗歌之曼妙,最直观、最动人、最持久的魅力是审美。“审丑主义”作为一种美学流派、审丑作为一种逆向思维的存在无可厚非,但是您日日与丑恶为伴,寻丑、爱丑、痴丑、迷丑、露丑、赞丑,意欲何为?人类作为灵长与动物之别最基本的区分在于羞耻之别与美丑之辨。以丑为美或以美为丑或美丑不辨,人又与动物何异?

八、汉语诗歌的泛政治化危害

由于中国长期处于政教合一的统治形态,文学和诗歌都变成了政治的附属品、衍生物。余光中的乡愁写得很好,但一到大陆乡愁就被无限放大(泛政治化),变成了党愁、国愁,葬送了乡愁的高尚品格和醇美诗性。时下,我们是否将乡愁、乡土题材推到无以复加的泛政治化死局?!爱国主义也是好题材,但往往变形为爱党主义、爱领袖主义。泛政治化之祸不除,诗无宁日。

九、反智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祸乱诗歌

在这里,我将反智主义反用,加引号,为贬义,是真反智,也可以称之为“愚昧崇拜”、“无知至上”主义。现代社会的高度物质化,拜金主义盛行,功利主义肆掠,导致大量的所谓诗人(文人)不学无术、投机取巧,终至“反智主义”泛滥成灾:不学习,不传承,以无知为荣,逆反一切,颠覆一切。无知者无畏,无耻者无所不能。尤其在诗歌创作上,一切反理性、反知识(常识)、反传统,崇尚愚昧、虚无、玄邪,于是乎拉屎放屁、鸡鸣狗盗、黄毒下流统统入诗。说得直接、难听点,“反智主义”的伪诗人们,只不过是再三上演皇帝新装闹剧的自欺欺人,是骗子加无知无耻之徒的末日狂欢。不少诗人以先锋、探索为名,行破坏、颠覆和宣扬愚昧、“反智”至上之实。

十、诗坛日益“黑社会”化

我不敢说诗坛就是黑社会,故加了双引号。黑社会肯定不好,必须打击;但从公平的角度讲,真正的黑社会(遵从的是丛林法则,黑老大的地位是一刀一枪拴着脑袋干出来的,这活最难掺假)比诗坛要公平多了!换言之,从公平的角度讲,中国诗坛要比黑社会黑得多。放眼当今诗坛,丑态百出,群魔乱舞:

1、诗不够,官位凑。我们有多少“领袖”诗人、部长诗人、将军诗人等?但请他们扪心自问,大佬们有几人是真正的诗人?您的官能大过乾隆皇帝吗?帝诗四万三千首,无有一字随风留!毫不客气地说,我们的部分高官诗人,在台害人,下台害文!这些“桂冠(官)”诗人是诗坛挥之不去的噩梦!不信,随便举一例,老干体模式:天安门广场铁流滚滚……您这是吓自己呢,还是吓唬老百姓?!有本事把坦克装甲车往黄岩岛上开呀!

2、诗不够,政治凑。老干体、台阁体盛行,唱盛世拍马屁,爹亲娘亲不如领导的屁股亲!主题先行,政治突出,党英明,领袖伟大……

3、诗不够,买奖凑。我曾认真学习、研究了众多获国际、国家大奖的汉诗诗人之作品,实话说不少名不符实。在中国当下全民造假时代,买奖诗歌与假烟假酒假食品一样令人深恶痛绝。只是,假食品毒害的是身体;而买奖诗人的作品却是毒害灵魂!此毒远甚彼毒,何其毒也!

4、诗不够,翻译凑。诚如前文冯友兰指出的那样:“……作新诗者,将其‘欧化’之后,令人看着,似乎是一首翻译过来底诗。”鄙人长期研究观察,一串名满天下的名诗人的所谓名作,只不过是“西方诗歌的中译本(海峡两岸诗歌高端论坛《海口宣言》。”小盗窃财,大盗窃国。不知道窃诗是什么行为?!只知道这帮“窃”们活得挺滋润,他们昂首九州,招摇国际!

5、诗不够,钱财凑。此种情况好一点的,拿钱捧诗,人为地将自己的作品拔高几个档次;还有更恶劣的,拿钱买诗!甚至有人还拿买来的诗集骗取了国家级大奖。有海外学者提出了辨伪测试办法:封闭式考试,限时三小时交卷,必须作一首诗和一篇论文。如此测考,则有多少“著名”诗人现原形?

6、诗不够,圈子凑。诗人不写诗,整天拉帮结派,将诗坛整得乌烟瘴气,恰似邪教争锋,百丑纠集。圈子里只见诗人不见诗,只见名诗人不见名诗名句名篇。

7、诗不够,辈分凑。小鬼熬成了老鬼,最后活到了鬼老级。于是打油诗人变成了著名诗人,再然后就是诗坛名宿大家了。

8、诗不够,屁股凑。关于美女诗人们的不间断的丑闻不绝于耳,我想这些绝不是空穴来风吧!

9、诗不够,活动凑。铺天盖地的名诗人,有几人几句诗能被记住并流传?原来所谓大量的“著名”诗人都是靠活动支撑自己的虚弱和苍白。

10、诗不够,拳头凑。经常听诗人们打架斗殴。我开始对此觉得很不理解,但仔细研究并不难发现,诗人们的整体素质大幅下降,不动拳头哪行啦!

11、诗不够,赤膊凑。人家英雄亮剑,我们的诗人靠亮膀子!搞活动拉圈子还属“雅”事,现在不少诗人以无所不用其极的行为艺术,要么裸奔、要么神经、要么废话口水等等不择手段搏出位。真可谓赤膊上阵心思用尽,“反送了卿卿性命”也!

还有:诗不够,制服凑(真不知道有多少大盖帽、美制服的公款诗人!其实穿着龙袍也不像太子,只是他们自己不知道罢了);诗不够,丈夫(夫人)凑……好一幅百凑百丑图!

列位看官:

您说是邪教邪,还是中国诗坛更邪?!

您说是黑社会黑,还是中国诗坛更黑?!

原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0011f0102ecvt.html

Avatar
信力建
写作者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