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力建:吴仁宝没有创造奇迹

吴仁宝去世多日,相关文章看了不少,发现无论褒贬,作者都爱加上“奇迹”二字,“华西村+奇迹”能百度出近38万多项。奇迹是很罕见的,所谓奇迹往往是解释力不足的大惊小怪。

“日本战后奇迹”一度喧嚣尘上,直到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顺利渡过中等收入阶段,才告平息。所有儒家文化加现代法治的社会,都能顺利实现人均高收入,没有例外。回头再去翻看那些所谓日本奥秘的畅销书,大多成了笑话。当今世界能够毫无例外地实现高收入的社会无非三种文化类型——犹太教、新教和儒家社会。提炼出三种文化的共性:宗教宽容、重视家庭、天命论(反功利),再加法治,差不多就是现代化的全部奥秘了。

称华西村为奇迹的人,若非别有用心,那一定是分析方法错了。相距华西村不远的沙钢集团2012年营业额为2075亿元,华西村总销售额不到525亿元,别扯什么奇迹了,连老大都算不上。沙钢集团是沈文荣的私人企业,吴仁宝集全村之力比不过一户人家,哪里能体现“集体主义”的优越性呢?如果沈文荣建一座私营企业博物馆,跟华西村唱对台戏,一定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看热闹,沈家吴家实现双赢。华西村起步时跟周边农村不太一样的地方是没有搞土地承包制。当年推行承包制时,很多省都保留了一个不分田的公社或村庄,特供李先念等保守派中央领导视察之用,帮助地方领导规避政治风险。河南有南街村,天津有大邱庄,河北有周家庄,广东有两个——深圳岭南村和中山崖口村,江苏省就是这座华西村。

上述村庄基础条件本来就好,再加上特殊的政治待遇,使它们比普通乡村要发展的好很多,但是真正富裕起来的,全是靠工商业,以农业为主的周家庄和崖口村不显山不露水。这说明华西村现象的关键不在于集体还是私人经营,而在于农民自主发展工商业。全球经验说明谷物种植只适合单家独户经营,而工商企业靠股份制度解决了众多股东的经营管理问题。

华西村大张旗鼓地将土地非农化,做着同样事情的珠三角农村不吱声,才让华西村显得独树一帜。珠三角地区没有把土地分下去,或者分下去又收回来的村庄非常多,以便集中建设厂房出租。广东人不怀念毛泽东时代,除了岭南村,其余都没有打集体主义这张政治牌。由于没有政治靠山,所以珠三角的村集体在未经政府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将耕地、林地非农化,只能悄悄地做,不敢公开宣扬。

华西村还有一个条件是水陆交通方便,近距离接受中心城市辐射。以土地的产值密度计算,华西村在长三角和珠三角都不算突出。

现在归纳一下,只要能够接受中心城市辐射,农民掌握土地支配权,能够不受刁难地发展工商业,具备这三项条件,则农村地区就能够发展到华西村的水平。所谓日本经验、韩国经验、台湾经验不过如此,只是在大陆,享有华西村那种政治待遇的农村实在太少,才让华西村显得特出。新一届政府着手推进所谓“新型城镇化”,我看“新型”二字可以去掉,只要把华西村的政治待遇让广大农村地区均沾就行了。至于村内财产所有制形式,不要作意识形态的解读,任由村民自主决定好了,我才不关心吴仁宝一家子占了华西村多少股份,少,不见得高尚,多,不见得可耻。

原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0011f0102ed0o.html

Avatar
信力建
写作者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