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三:精彩的故事,单薄的人性

67

《隋唐演义》剧照。严宽将“秦琼”这个角色诠释得太正,成了一个没有缺点的好人,这显然就太“没意思”。

文_慢三

与那些对单田芳评书充满怀旧情怀的七零后观众不同,我是最近一年才集中把216回的单版《隋唐演义》听完的。单田芳嗓音沙哑,说书时方言俗语张口就来,非常生动,也很完整,可谓评书史上的经典之作。但值得注意的是,评书版的《隋唐演义》与褚人获的同名历史小说基本没什么关系,前者是以《说唐》为蓝本,再加上单田芳本人的创作加工,最终形成了这样一段隋末唐初民间英雄起义的传奇故事。鉴于单田芳是本剧的艺术指导以及出品人,所以新版电视剧版《隋唐演义》被看作是“评书的电视化”实属正常。

评书是语言的艺术,而电视是影像的艺术,经过转换,基本上除了保留主体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个性之外,两种不同艺术形式已经完全没有相似之处,拿来作比较也毫无意义。电视版的《隋唐演义》无论是剧情构架还是影像技术都比较出彩。在剧情方面,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一部集宫廷斗争和民间传奇于一体的大戏。隋文帝平南陈灭北齐完成统一,政治经济在当时达到顶峰,杨坚甚至被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在这个背景下,中国最荒淫的皇帝杨广上位过程才显得趣味非凡。在剧中,他先是干掉公主妹妹,然后嫁祸哥哥杨勇以获得太子之位,最后谋害了病榻上的父亲,一步登天。在原书中,杨广的个性并不明显,除了拥有“六短”(弑父、夺权、欺母、镇兄、图嫂、戏妹)之君的恶名,以及昏庸好色的外在特点外,几乎是一个脸谱似的人物。而正是这样一个标签明显的简单人物,编剧赋予了他新的特色。富大龙扮演的杨广在父母和人前扮演的是一个孝子以及吃斋念佛的大善人,而在其华丽的寝宫之下,却隐藏了一个龌龊的温床。在这里,他撕下自己白日的假面,肆意放任内心的恶魔,声色犬马,密谋歹念,恶贯满盈。人格上的分裂让杨广这样一个身负千古骂名的人物陡然充满了层次感,再配上富大龙精彩的表演,在某些时刻,他甚至产生了一种邪恶的魅力。

而在民间起义这条线索上,故事确立了以秦琼为主角,罗成、程咬金、李元霸等为辅角的构架,整个路线从做官到造反再到辅佐李世民登上大业,基本上属于在时代洪流中随波逐流的无意识前行。这里面缺乏一个“逐渐觉醒”的过程。这一点,《隋唐演义》就比同样是反映民间起义的《水浒传》差得多。《隋》中的人物过于单薄,粗线条,从头至尾都是一个样,没有人性上的转变。秦琼从官跳到匪是没有铺垫的,好像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但正是这个“自然”让观众察觉不到其中的变化。我们只知道,大隋昏君无道,民间英雄要反,于是就反了,但人物走上反途的心路历程却很少铺垫。而在《水浒传》中,几乎所有人物都是被“逼反”的,“逼上梁山”,因此他们的反叛是被动的,最终的招安也在情理之中。《隋》最大的问题是人物虽然众多,但真正有复杂人性的角色少之又少。以主角秦琼为例,严宽将这个角色诠释得太正,成了一个没有缺点的好人,这显然就太“没意思”;相比之下,褚人获的小说中则将秦琼塑造成了一个表面义气、其实小心思非常多的一个山东大汉,这种人把义薄云天时刻放在嘴上,内心却世故油滑,为人处世非常有手段。个人认为,这样的设计才是准确而丰富的。试想一下,在那样一个乱世,一个在江湖上混得如此大名声的人怎么可能只靠义气行事,必要的江湖经验显然比只拍胸脯来得有效,好比宋江,一个“及时雨”,一个“赛孟尝”,说是交际家也不为过,可问题是,大家见过只靠义气混天下的交际家吗?主角如此,其他几个角色就更加单调,人物个性的单薄让原本精彩的故事显然有点平庸。

不过编剧也不是完全没想办法,比如加入了原著中完全不存在的感情戏。这个加入自然好,至少让整个剧情更加丰富,也能更大程度吸引的观众群体,算是一个不错的改动。宇文成都(虚构人物,大隋丞相宇文化及之子)对杨玉儿的情感失败对其个性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罗成与单盈盈的拌嘴小清新则是另一种味道,这些感情戏的点缀让这部“超级大戏”稍显妙趣,以至于让观众们不会因其过于冗长而失去持续观看下去的耐心。

原文链接: http://www.nbweekly.com/culture/arts/201303/32451.aspx

Avatar
慢三
写作者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