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芳:破除城市化制度性歧视

大家好,

1111项目的读者之前就已经收到了我这封邮件,欢迎继续加入[寻找1111位读者,进行中]。

这是我发在《财经》杂志的一个小评论(文章附在后面,这样即便你没有财经网的账户,同样可以读到)。没什么太高明的意见,只是有一点感想倒是值得和大家说一说。那就是要长期坚持做一件事。

关于城市化的相关议题呢,实际上从3年多前我和一些老师就开始以《财经》杂志为平台,详细讨论过了。这里也向大家预告下,我们很快会出版一个评论集。现在市面上的各种讨论,例如城市化还是城镇化,例如要怎么城市化,城市化的好处,以及各地方的实践等等,都有论述。现在因为李克强提出来了,大家就一窝蜂上。而长期工作的好处在于让你很快就知道谁在胡说八道。

我自己写blog也是一样,变成一项长期在做的事情,其实不仅从中得到乐趣,也扩展了我作为撰稿人的范围,兼有点工作上的便利。如果还有的话,那就是真心收获几个长期坚守的读者,例如你们。这是一种巨大的收获。谢谢。

我想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关于天才和10000小时的理论,其实按照我个人的经验,不用10000小时你就能在这个到处山寨的国度变成一个卓越的专业人士。你值得围绕一个自己感兴趣又有点擅长的点试试看。最多一年,你就会与众不同。

祝好,

1111X华芳

除城市化制度性歧视

本文来源《财经》杂志 2013-03-24 我要评论(22)

【作者:李华芳/文 】

户籍制度的限制,往往使中国大城市出台的一系列措施产生扭曲,尤其是对产业发展和劳动力流动造成了“制度性歧视”一般来说,歧视可能是某个人或某一群体对另一个人或另一群体的歧视,一旦这种歧视是制度化的,就成了所谓的“制度性歧视”

这种城市化的制度性歧视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产业发展上歧视“日常服务业”,此类服务业与居民生活水平密切相关,例如水果摊小餐厅、便利店等。在政府文件中,这些常常被称为“低端服务业”,这就是赤裸裸的歧视因为地方政府在追逐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视那些能直接带动GDP的大型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或所谓的类似金融服务等“高端服务业”这种产业歧视就是制度性歧视

二是对人才的歧视。在大城市入籍过程中,最为明显例如一个人在国内大学获得硕士学位,通常这样的人,怎么都算是人才了。但这取决于参照标准,例如非985和211高校出来的,那在上海政府的眼里可能就够不上人才标准这也明显是以行政级别这种制度性的标准来进行歧视。即便按照非常功利主义的视角,也应该看一个人能为城市发展带来的收益来确定其是不是人才那么标准就应该是“行行出状元”,而不是看出身、背景和关系。

服务业和人才都是新型“城市化”的关键。现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大致已经扭转过来了,就是城市化最重要的是人的城市化这一点中国的决策层也已经有了共识,但问题在于制度性歧视不改,政策执行一样还会扭曲。

要实现人的城市化,最关键的问题是谁通过什么机制来挑选人才目前的城市化,政府不仅控制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标准,甚至控制了人才标准而作为城市化重要组成的市场主体——企业——却不能自己挑选人才。因为企业认定的人才,如果达不到政府制定的标准,那么从制度上讲,这个人就不是人才,哪怕他为企业做出了再大的贡献也不行

这种制度性歧视背后其实还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思路在作怪,政府部门认为自己比企业或非政府组织更了解什么是人才,所以在人才配置上应该由政府来确定标准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同时也就自然而然造成了对日常服务业的歧视而日常服务业和企业自主招人这两项通常又能吸收极多的劳动力就业,非常符合人的城市化的根本。

因此要实现人的城市化,就亟待破除这种制度性歧视。而这种制度性歧视产生的根源是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的要点不仅要双向流动,有进有出;更要将选择人才的标准交给市场,政府只做备案即可。

寻找1111位读者,进行中

转载必须包括此声明:【 遵循 署名-完整-非商业使用 原则 | 商业用途请联系 】可以选择是否包含以下声明:

觉得文章有用?认为作者靠谱?立即 卖博客是一门可行的生意吗? 支付宝支付1元,支持作者!

原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75b420102ef80.html

Avatar
李华芳
写作者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