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对象:约翰尼·博尔,Hotel Raas投资方之一
建筑团队:The Lotus Praxis Initiative
曾获奖项:2011年世界建筑节(WAF)“度假类建筑”奖,2012年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金奖
Hotel Raas 古堡复活记
在印度中央的塔尔沙漠中,有一座历史五百多年的小城久德普(Jodhpur)。它的中心是座一百多米高的山峰,矗立着跟小城一样年纪的梅兰加尔皇宫(Mehrangarh Fort),俯瞰着山下弯弯曲曲的小巷、高高低低的蓝色小房子。
这座常年沐浴着金色阳光的小城中,有片三百多年历史的老宅院。它原本属于皇室贵族Raas家族,抬头就能仰望皇宫,正面则俯瞰整片久德普老城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但早已荒废破败。
“许多来久德普的游客都很喜欢这里的历史气息,但附近最好的酒店全在郊外。所以我们决定把这片遗址利用起来,改建成一座有浓郁历史氛围的精品酒店。”Hotel Raas的投资者之一约翰尼·博尔向我介绍:老宅院占地6000多平米,原来有四座建筑:大门口是门卫室,进了院子左手边有长方形的马舍,用来蓄养马匹,仆人们也在这里休息;院子最里面是一座大别墅,是主人全家居住的地方;右手边的花园中央,则有座四四方方的楼阁,是主人宴请客人们欣赏歌舞的地方。
尽管老房子已经破败得不像话了,但仍然看得出它原来的奢华。“所有墙上都覆着5厘米厚的绘画和雕版,窗楣和门框上布满了精致的手工石雕,但它们已经是三百多年前的东西了,一直往下掉碎屑,我们只能把它们全部刮掉,留下原来的粉红色砂岩墙。再请手工艺人重新制作雕花。”博尔说。
为了恢复原来的感觉,建筑团队从方圆20公里找来了一百多名手工艺人,又运来一模一样的石料,让他们按传统工艺设计和制作新的雕花。尽管硬件设施是按奢华现代酒店的标准配备的,但整个酒店的风格,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印度风格,比如水磨石地砖、当地产的硬木家具、手工纺织品等。
“当地居民在酒店建设过程中得到了不少工作机会,而我们尽量从附近采购原材料,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运输资源的消耗。”
说到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更花心思的是酒店本身的墙体结构。第一次到来的客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外墙上覆盖的一格格通花雕版。这是当地的一种传统建筑元素,叫做Jaali Wall。每块石板重达75公斤,可以独立折叠收起来,全部拉开后,它们就像为酒店围上了一层护罩,让久德普强烈的日照无法直射,只洒进一片斑斓的光影,凉爽的空气却可以自由流动。石板后面是一层玻璃墙,将酒店的内部的冷气隔离起来。
采用了这种独特的双层墙设计,使酒店降温再也不用耗费大量电力了。到了晚上,灯光从镂空处透出去,又为整座建筑增添了蕾丝般的光影花纹。
花园里原有的歌舞厅,被改成了无国界餐厅,它的屋顶是最受客人欢迎的露天酒吧。因为每到晚上,山上皇宫的灯光打起来后,坐在那里看到的是非常辉煌的夜景。
Q&A
Q:老城中间突然多了座奢华酒店,当地居民习惯吗?他们对酒店的反应怎样?
A:原汁原味是设计酒店时的目标,所以我们力求让它跟周围的氛围,跟久德普的历史融合在一起。酒店建设时请了很多当地人来工作,所以他们挺满意的。而且,你知道吗?久德普的另一个名称是“蓝色之城”,老城区许多房屋都刷着粉蓝色。这是从当地一种矿物里提取出来的靛蓝颜料,以前只有婆罗门贵族才能用,据说它还有驱蚊虫的作用。我们建完旅馆后,出钱让附近50多所邻居的房子都新刷了一遍粉蓝色,看起来特别协调,他们可开心了。
Q:在久德普这种长年干燥,雨季极短的地方,修建一个泳池是个难以想象的奢华举动,维护它的费用应该相当惊人吧?
A:久德普的供水,是从30公里外的山上引过来的,确实非常宝贵。但我们并没有太多依赖它。我们在改建酒店时,就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每到6-9月的雨季,落在酒店范围内的每一滴雨水都会被收集起来,和日常废水一起,由导管一起引到污水处理系统,循环使用。
最干净的水,会供应客房、餐厅;泳池的水是自己循环净化的;比较脏的水,则用来浇灌、洗刷,一滴也不浪费。至于用水的加热,我们全部采用了太阳能加热系统。
采访对象:马蒂·莱莫斯(Maartje Lammers),博里斯·赛斯(Boris Zeisser)
建筑团队: 24H Architecture建筑事务所
获得奖项:2012年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
Panyadan School 竹笼学堂
“有一天,我收到一封邮件,来自一个澳洲人。他告诉我,娶了个泰国妻子,生了四个孩子,自从搬到清迈后,找不到一所理想的双语学校。所以他问我,可不可以帮他们自己建一所?”
马蒂·莱莫斯和博里斯·赛斯是荷兰24H Architecture事务所的建筑师,之前曾在瑞典和荷兰参与过几所学校的创立,也在泰国Koh Kood设计过建筑。这封邮件一下子激起了他们的兴趣。
“我们的理念是,建立起许多相似的小单元,再将它们组合,这样比较容易控制建筑过程。”但是,在一片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空地上,怎么规划整座学校的分布图呢?
一天早上起来,在院子里踱步思考时,莱莫斯的头碰上了一片从树上垂下来的大叶子。“那片叶子的形状就像麋鹿的角一样,非常特别。我灵光一闪,这不是最好的分布图吗?每个分叉都是一排小单元,负责不同功能,比如幼儿园、医疗室、教室、图书馆等,它们互不干扰,还可以像植物一样自由延伸扩大。”
至于学校的建材,他们觉得当地常见的竹子和红土是最理想的,既实用又环保。
“其实,当地的传统建筑就是用竹子为原料的,因为竹子到处都是,而且长得很快。红土更简单,我们在清理地基的时候,就可以挖到足够的量了。但在当地人看来,这种房屋代表着贫穷,水泥和玻璃才是现代化和富有的象征。”莱莫斯他们心里也憋着股劲,要让当地人从这所学校身上看到,竹子和红土同样能做出完美的建筑。
从他们住的后院望出去,是密密麻麻的竹林。竹枝在高处相互交叉,呈现出一种特别稳固的状态,这正是房屋单元的结构灵感来源。房屋的顶部是由竹子交叉架构而成的,为了将它们固定在地基上,建筑师们从河里捞了许多大石头,先将竹子的根部插在里面,再将石头用水泥加固在地上。“这是一位来自巴厘岛的红土专家教我们的,因为土地太潮湿了,竹子直接插的话不合适,当地人从没想过河里的石头还能这样用。”
对他们的尝试,附近的村民开始是满腹狐疑的,但随着工程慢慢起步,他们开始看出点门道来,也有了兴趣。“许多村民都过来一起帮忙,山里也来了不少工人,最后他们已经成立了一个小村庄。因为许多使用竹子的手工艺渐渐失传了,我们花了很大精力去寻找仍然懂行的人,再让他们去教年轻的工人。”
比如屋顶的形态,它像一张波浪形的网罩在竹枝上面,编织的灵感却来自当地市场的鸡笼。“清迈农贸市场上卖的鸡都装在竹编笼子里,我们觉得这种技巧同样适合编织屋顶。当我们提出这个点子时,工人们反应得很快,而且给出了不少好建议。”
这所学校就像植物一样,从几个小教室开始,慢慢地生长扩大。刚开学时,有六个小学教室,六个幼儿园班,还有三个学前班。如今,校长夫妇的孩子加上周围村庄的孩子,一共有了375个学生。
每个教室大概有五十多平米,红土筑成的墙壁上挖出了置物架,还有一个个小洞穴,孩子们特别喜欢爬进去玩。学校还有厨房、音乐厅、图书馆等。周围是师生们种的有机粮食和蔬果,每天剩下的厨余,会处理成堆肥和生物沼气,循环使用。
Q&A
Q:村民和孩子们觉得这所学校怎么样?平时他们是怎么上课的?
A:这对夫妇提倡的是与大自然融合的学习方式,孩子们可以除了英语、泰语及其他学科外,还能学有机种植、竹编等手工艺、泰式烹饪。我们回国后,经常上学校博客看看孩子们的动向。最近一位荷兰记者去访问回来后,对孩子们的快乐状态充满了赞叹。
我们觉得,可持续发展的并不只有建筑,社会也一样,在这种环境而不是钢筋水泥里学习,孩子的思维和视野肯定会不一样。这也是我们对好建筑的理解,它不应该是个外表美丽却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事物,人们使用的过程才是重点。
Q:在一个陌生国家里尝试新的建筑方式,你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A:我觉得最讽刺的事是,竹子本来是当地最传统的建筑材料,使用可持续建材也是世界的主流,更是我们和客户认可的,但它们却遇到了政府的层层阻碍。泰国的建筑法规对它们做了诸多限制。比如,有机建材不能用在超过一层的公共建筑上,只有钢筋水泥才可以,据说是出于安全和消防上的考虑。
其实,我们之前对竹子的坚韧和安全性做过很多测试,比如抗风性、弯曲度等。但在最后的建筑中,所有单元都是单层的,而且是围墙极少的半开放式,这样一来是为了通风和照明,二来也保证了安全。万一出现火灾等紧急情况,所有人都能迅速撤离出来。
采访对象:马蒂·莱莫斯(Maartje Lammers),博里斯·赛斯(Boris Zeisser)
建筑团队: 24H Architecture建筑事务所
获得奖项:2012年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
Soil Cave House 窑洞也时尚
“人类穴居的历史从远古时代就开始了。窑洞其实是非常适合居住的一种形式,冬暖夏凉,既能挡风避雨,又能对抗猛兽和自然灾害。”中央美术学院的张绮曼教授在回忆窑洞改造项目时说。
在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上,至今约有3000万的居民生活在窑洞里。这种居住方式可以说是最原生态的“绿色建筑”:首先,生土窑洞随地形开挖,与地貌融合一体,不产生建筑垃圾,可以实现低碳零排放;其次,在西北雨少干旱的气候下,黄土坚实难冲垮,挖出的窑洞冬暖夏凉,能隔声减震,藏风聚气,非常适合当地环境。
张绮曼说:“这种建筑其实是很聪明的,需要多大居住面积,就往土里挖多深。”
可惜,被废弃的窑洞越来越多,因为它们的缺点显而易见:缺少配套的现代生活设施,空间形式单一,通风采光较差,而且没有自来水和卫浴设备。“以前结婚说入洞房,洞房就是窑洞。但我们从2003年开始调研时,发现许多住窑洞的农民都娶不上媳妇,非得另外建一座砖瓦房不可。为什么?窑洞代表着贫穷。砖房可以配水电和现代设备,有厕所浴室,还可以装修!”
“我们就想让他们看到,窑洞同样可以住得舒适而现代!”设计团队到西安进行过多次考察后,开始设计、开工了。当地政府出资100万元,挑了十组已经被废弃的地坑窑院给他们改造。
改造工程的首要任务,是加固维修破败的部分。被改造的地坑式窑院是窑洞的一种形式,一个窑院住一家子,从地面往下打个方形大坑,坑壁三面往里挖窑洞,另一面建一条通往地上的斜坡步道,中间是院子,上厕所则要爬到地面上去。“经过长年风吹日晒,原有的黄土已经松垮了,窑脸(窑洞的门面)缺塌得厉害。我们把窑脸往里切掉了几十厘米,露出坚实的土层,重新把窑脸的框架加固好,院子也大了一圈。”
传统的窑脸,是木头框架糊上纸,也有农民为了省钱,直接砌上土墙,留出窗和门的位置。改造后的窑脸直接在木头龙骨上镶玻璃,透光保暖性好了,里面还可以挂上窗帘。
一个典型的窑院中,每个窑洞面积大概是20平方米,中间的院子有一百平方米左右。设计团队把起居室和卧室放到了一起,朝向好的窑洞用来住人,其他窑洞可以放农具、养鸡鸭、做饭。“我们在卧室里设计了厕所,从窑洞往下挖了化粪池,把排污都集中在那里,做成有机肥。”至于用过的洗澡水,则用水泵抽到窑院顶部的地面上,用来灌溉农作物。
“窑洞的密封防潮是很重要的,如果窑顶上有植物的根须伸下来,水会顺着缝隙慢慢渗透,久了就洞塌了。所以一旦窑顶上长了东西,农民就会全拔掉。但我们给窑顶的地面铺上了防潮膜,再覆上三十厘米土,这样就能种菜种小庄稼了。”如果有资金,还可以在窑洞顶上安放太阳能发电板。
以前居民们做饭时,烧火的烟会从炕下的烟道穿过去,把炕加热后再排到墙外。但由于窑洞里通风不好,油烟和蒸汽容易聚集在室内。如今,设计团队在窑洞顶上打了采光和通气孔,改善了这一点。他们还布了管线,把水井的水输送到每个窑里,这样就比以前用渗井来取水方便多了。“我们也尝试在窑内留了许多渗水槽,一旦有宝贵的雨水下来,会通过它们流到蓄水池,再引到出水口,这样便建立起了窑院内的小型水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雨水。”
如果到当地人家里做客,你会发现窑洞里的家具非常简单,连衣橱柜子都没有。“毕竟他们的东西确实少,摆在炕上就够了。但我们还是在窑洞内壁上挖了置物架,开了一些小龛,可以摆点日常品和装饰品,放盏台灯什么的。这是当地居民从没想过的,让他们很惊喜。”而在院子中,设计团队用砖块砌出了小路和地面,留出排水孔和管道后,在空余地方种上树木、花草。阳光照下来,听着循环的流水声,原本空荡荡的院子就成了惬意的休闲空间。
Q&A
Q:你们花这么多心思改造废旧窑洞,当地居民对窑洞生活重新燃起兴趣了吗?
A:其实那些为了结婚改建砖房的居民偷偷告诉我们,砖房根本没有窑洞舒适,冬天太冷,夏天又晒。改造工程完工,村民重新入住的那天,整片院落都是张灯结彩,敲锣打鼓的。他们在窑脸窗户上贴了窗花,又给炕床围上了好看的花布,一片喜庆。村民搭了大棚子吃饭,还请了人来唱秦腔。大家对搬进去的村民都特别羡慕。
Q:做完这项工程后,有没有农民主动要求把自己的旧窑院改造成这样,重新搬回去?
A:感兴趣的人很多,但主要是资金问题。十年前我去考察时,从无到有打一组新窑洞的话,三千块就行了,如今要三万元才够。因为砖啊木材啊都贵了很多,人工倒在其次,都是家人亲戚互相帮助的。
我们粗略算了一下,改造一套七个窑洞的窑院的话,最低成本是3万元。如果有10万元,就可以把改建加固工作、基础配置都做完美,比如厨房、卫生间、电器设备等。我们的设计还有另一个方向,就是做成窑洞旅馆,让想体验当地生活的游客入住,但目前还没有实现。
原文链接: http://www.nbweekly.com/culture/health/201303/3250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