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聯發:醫療廢料遍沙灘 環保署懶理

(獨媒特約報導)猶記得去年膠粒事件,大嶼山三白灣如「雪景」一般,膠粒厚厚覆蓋整個沙灘。膠粒事件後,海上廢物的問題短暫引起公眾關注。不過一個更大的陰霾在三白灣一直揮之不去。長年以來,愉景灣一帶持續發現針筒,針嘴、甚至殘有液體的藥瓶。三白灣雖屬公眾沙灘,但位置偏遠,政府只會間中清理,醫療廢物長期留在沙灘上。當年首先揭發膠粒事件,愉景灣環保組織 DB GREEN 成員 Tracey Read 擔心,每逢週末都會有過百家庭,帶同小孩和寵物來愉景灣遊樂,他們一不慎就可能被鋼針所傷,後果嚴重。記者向環保署查詢,署方表示並無發現,但記者到訪當日向外判的清潔工查詢,該工人表示每次清理沙灘都可以輕易找到醫療廢物,問題亦不單止是三白灣而是遍及大嶼山。

沒有如「膠粒」般引起公眾廣泛關注的事件,政府部門的態度又回歸得過且過。

sp1
圖:Tracey Read 展現少部份收集得來的醫療廢物

從七年前搬入愉景灣開始,Read 就不停受醫療廢物問題困擾:「你不知腳下會有什麼危險。作為家長,想帶小孩到沙灘玩,但沙下面又可能藏著針筒,心情十分矛盾。

Read 表示有些狗主喜歡到沙灘放狗,雖然狗不會吞食藥瓶裡的殘餘物,但狗隻出於好奇心往往會去碰針筒,一不小心就會被意外刺到。居民更擔心針筒的源頭可能來自船上吸毒者,或者醫院病房,病毒和疾病會因此傳播。

清潔工:十分常見 遍及全島
記者就此事向環保署查詢,署方回覆稱「在三月初南早報導事件後,已經多次派人到三白灣、坪洲、長洲、南丫島及大嶼山南部的沙灘巡查,並無發現任何醫療廢物。」環保署並表示無證據顯示有關醫療廢物是源自本地醫療機構,又謂香港有完善機制收集和記錄醫療廢物,表示三白灣廢物可能源自海上船隻和海面漂浮垃圾。

不過就在採訪當日,記者遇到政府外判的清潔公司正在清理沙灘,細問之下發現與政府的解釋有出入。其中一名清潔工表示大嶼山的沙灘多,位置偏遠,每次他們都只從水路前往。大部份沙灘每月只會清理一次。三白灣的情況已算良好,大嶼山西面沙灘例如二澳和分流的情況則更加惡劣。該清楚工人表示「針筒,藥瓶很常見,每次清潔都會執到。」他又表示這個情況在夏天颱風季節時情況會特別嚴重。他估計這些醫療廢料來自遠處水域,然後隨著海浪被沖上島。

sp2
圖:連帶針頭的針筒,經常在三白灣發現

政府拒絕追查來源
在Read給記者展視的醫療廢物中,有寫上繁體字的,也有的是簡體字。Read 曾要求政府追查這些醫療廢物的來源,但政府多次因為資源問題,拒絕為 Read 提供藥物成份測試。「這些測試的費用相當昂貴,沒有政府幫助基本幾乎無何能得知這些醫療廢料的源頭。假如政府認真處理事件,除了化學測試,其實還有很多方法可以著手,其中一個是突擊檢查醫療廢物產生者,看它們有沒有用在海上棄置醫療廢物。」

現時全港有七家持牌醫療廢物收集商,所有醫療廢物產生者須用這些持牌收集商運走醫療廢物。當中有無人為了減少成本,繞捷徑將部份醫療廢物棄置在海上?只有政府認真巡查,才會得到答案。但環保署稱現階段正進行研究以了解海上垃圾的來源,並無回答會否加強巡查醫療廢物生產者。

sp3
圖:印有簡體字的醫療廢物

Read 所屬的環保組織 DB GREEN,定期組識居民、學生和義工清潔沙灘,但成效有限。因為一日不堵截源頭,醫療廢物只會繼續糾纏。她說:「清潔活動只能短期使沙灘乾淨,只解決表面問題。但居民如何努力清潔沙灘,海浪也只會把更多廢物從海上沖上岸。
Read 表示愉景灣即將有新酒店落成,離三白灣不遠,假如政府不妥善設理好問題,將會增加愉景灣遊客的危機。

其實南華早報早在十八年前就已經有報導指在三白灣發現醫療廢料,證明這個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十八年來,只是政府對事件充耳不聞,任由這個問題存在。膠粒事件,大批市民自發執膠粒,很大程度是一種「政府唔執我去執」的抗議態度。政府要繼續沿用這緩慢的思維嗎?

sp4

編輯:黃俊邦

原文链接: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16134

Avatar
歐陽聯發
写作者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