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公佈,向特區獎學金基金注資四億八千萬來資助「尖子」到外國知名大學讀書,條件是要承諾回港後在香港的中、小學或幼稚園至少兩年。這項措施,按財爺的說法,是提升教師質素。但以每年只有約20人獲資助,能否整體「提升」師資,尚成疑問,而且最後獲獎學金的人有多少會以教師為職志,亦成疑問。
但這四億八千萬可以怎用?我至少想到以下幾項:
1. 獎學金以減免師訓課程學費
現時就讀於四所大學全日制教育學士、雙學士學位及「3+2」制學位課程的同學,以及全日制學位教師教育文憑課程的同學,每年繳交的學費為$42,100;而兼讀制學位教師教育文憑的同學,學費則為每年$21,050。這些同學入讀本地大學師訓課程,絕大部分都以教師為職志。要吸引優秀人才入讀師訓課程,可用這四億八千萬成立獎學基金,設下成績門檻(如要求中學文憑試5科達5級,這些學生約是成績最佳的前4%,可算是「尖子」吧?),向有志成為教師的學生提供半免或全免學費,即可吸引優秀中學畢業生報讀師訓課程。
先不計教育文憑的同學,只是教育學士學位大約一年收800學生計(按聯招的數字),假如全部合資格學生都獲資助一半學費,一年開支也不過大約1,700萬,即使五年後,年開支都只是8,000萬,但每年可以培訓800名「尖子」成為合資格教師,4億8,000萬可以在七年內培訓5600位「尖子」為教師,這難道不比只每年資助20人出外留學更好嗎?
假如我們的學校能有中學文憑試成績最佳的4%學生加入教師隊伍,我相信我們的教育質素定能提高。
2. 資助現職教師帶薪進修/進行教育研究
不少教師在繁忙的教學、行政、學生成長等工作後,還要處理學生功課、考測,難有機會有系統地進修,這4億8,000萬也可資助老師在一定的教學年資下,帶薪進修。與教育學院的複修課程不同,政府可藉這撥款資助教師修讀一些自己本科以外的短期課程(如三個月),既可讓老師擴闊視野,亦可讓老師在繁忙的工作下,稍事休息,在進修後繼續投入教學工作,對老師、學生、學校都有助益。
此外,香港的老師在教育研究的工作一向都落後於亞洲其他地方,如中國大陸、台灣、新加坡等地,政府可資助香港的老師暫時脫產,比如用一個學期的時間,夥拍大學教授進行教育研究,並將成果發表。這不但可鼓勵知識交流,更可藉研究把新思維帶回學校工作。4億8,000萬,可以資助不少老師了。
3. 實習教師津貼
現時修讀教育課程的學生都需要到校實習,以作為成績評核。現時不少外間的企業實習,學生都獲發一定的津貼,一來可讓學生更切身體驗職場生活,二來亦讓學校跟學生訂定某種僱傭關係。這4億8,000萬可用以獎勵一些實習表現好的學生,在他們的師友(mentor)的推薦、大學的審核下,發放鼓勵性質的津貼。
事實上,在我過往帶領實習老師的經驗看來,他們不少都表現優異,而且常自掏腰包製作教具,而且他們在校,往往都兩三個月,給他們一點津貼,我認為亦很應該。
那4億8,000萬,假如真的用來改善教育質素,讓學生放洋留學,真的,不是最好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