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致青春 在黎明柔的廣播節目《人來瘋》聽到,驚訝這是王菲的新歌,聲音不但毫無疲態,甚至更舉重若輕了,單單副歌起頭「良辰~」二字出來就頭皮發麻了。 想了很久,只有一個畫面可以比擬:家桂的削薄球。 家桂是高一班上的留級生,籃球還過得去,不過有次考完試和他們去中壢打撞球,才見識到他的絕學。 他打球很怪,極少衝球、拉竿、定竿,幾乎都只輕輕推竿,這顆輕輕碰那顆,那顆進去了然後也布局好了下一顆,然後又是這顆輕輕碰那顆,那顆進去了然後也布局好了下一顆,如此不斷循環。偶爾遇上刁鑽的狀況,也就多瞄幾眼,或者稍微比一下,然後削一個極薄的邊球擦去原本被「卡住」那顆。說也奇怪,那顆又進去了然後也布局好了下一顆,如此不斷循環。 那薄球接近沒碰到的邊緣,力道接近推力用盡的邊緣。然而,就像掛號信差 0.001 公克就超重那樣,剛剛好落在這一階的界線裡。 第一次知道原來真的有人做得到 clean table,而且常常在我們聊天打屁的「空檔」靜悄悄地完成。 「ㄟˋ,你是怎麼弄的?」 「打這顆的時候就要先想怎麼做下一顆啊。」 「ㄚˊ?」 我連第一顆都打不進去了,套句台語諺語:生吃都不夠哪有可能曬乾? 妙就妙在他說的那句在十幾年後做行銷工作時,起了奇特的作用。時不時就會蹦出來提醒:「打這顆的時候就要先想怎麼做下一顆啊。」 說來慚愧,在事業上對這句至理名言的體悟,比起吃要慢多了。高一那次大家在中壢唐老鴨牛排午餐,我一次就叫了雙份肉,低頭猛嗑豬排同時早就想好了等下怎麼解決牛排。 高一,16 歲吧,比青春再青春一點、完全不用擔心脂肪和膽固醇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