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結構社會工作:意識形態、理論和實務》
摘要
Bob Mullaly, The New Structural Social Work:Ideology, Theory, Practice,2007年第三版
序言的摘要(良)
1. 序言主旨:回顧西方民主國家進步社會工作的發展
2. 進步社會工作可追溯到十九世紀末的「睦鄰運動」(Settlement HouseMovement,簡介見http://en.wikipedia.org/wiki/Settlement_movement),但現代進步社會工作是從1975年開始的。那年在英國、美國和澳洲都分別出版了進步社會工作的著作。其共同主題有三:一是批判作為社會和經濟系統的資本主義,指出它跟人類需要是對立的;二是批判主流社會工作擔當了資本主義的不自覺的代理人;三是呼籲一種解放的、激進的社會工作實踐,這種實踐有助於把資本主義轉變為某種形式的社會主義
3. 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的第一波進步社會工作的特點:聚焦階級鬥爭、主張提升服務使用者的意識令其明白資本主義怎樣剝削他們;鼓勵服務使用者組織及動員起來;加入工會運動;爭取增加福利;支持傾向社會主義的左派政黨當選。第一波進步社會工作也回應女性主義社會工作和反種族主義社會工作提出的批評
4. 1980年代是進步社會工作衰落期。時代背景是資本主義向全球化和彈性化轉變;新右派、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確立霸權。新時期令很多第一波進步社會工作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和分析變得過時和相對
5. 即使如此,1980年代進步社會工作仍有發展:1989年出版的《今天的激進社會工作》(Mary Langan and Phil Lee Radical Social Work Today)論文集探索在社工工作量增加、主流傳媒和政客對社工大肆批評和婦女、殘疾人等新興服務使用者運動興起的新環境之下如何推動進步實踐
6. 本書1993年初版提出「結構社會工作」。採用「批判的社會理論」作為理論基礎和框架的原因是:
* 延續加拿大學者Maurice Moreau(參考論文:http://www2.carleton.ca/socialwork/ccms/wp-content/ccms-files/BenCarniolArticle.pdf)最早提倡「結構社會工作」的傳統;
* 「批判的社會理論」有別於主流社會政策,它分析和理解社會現象,是為了改變現狀和挑戰社會壓迫;
之所以用「結構」字眼是因為:
* 突出社會問題不能像保守派或自由派那樣歸咎於個人;
* 真正需要改變的是社會結構而不是個人特性;
* 更具理論和政治實踐潛力,因它關注所有被壓迫群體;
*它在加拿大更容易被接受並逐步採納成為主要的社會工作觀點。
7. 本書以及1993年澳洲出版的《激進個案工作》(Jan Fook Radical Casework)在1990年代起著承先啟後的作用。前者長於理論而後者長於實務
8. 本書第一版雖然注意到除了階級壓迫以外的基於性別、種族、殘疾等因素的其他方面的壓迫,但沒有給予足夠注意;另外,仍然採用現代主義框架(西方現代性、普遍主義),沒有很強的後現代主義取向
9. 1997年本書出第二版。它參考了哈維1990年的《後現代狀況》一書(David Harvey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關於戰後資本主義向全球資本主義轉化的觀點。本書並特設「壓迫」一章,認為資本主義和階級關係並不是構成社會問題和社會排斥的主要根據,而更多是源於主導/從屬關係的剝削和壓迫導致種種社會問題。階級歧視/階級優越論(Classism)是壓迫的其中一種形式和來源,但不是唯一的形式和來源(後來發展的「反壓迫實務」多少受其啟發)。第二版更包括後現代主義對現代主義的批評,而後者既包括主流社會工作,也包括早期的激進社會工作。認為後現代主義和現代主義兩者並非對抗而是可以互補
10. 1997年前後出版的進步社會工作包括Jim Ife , Peter Leonard , Ben Carniol , David Gil , Bob Pease and Jan Fook , Lena Dominelli等人的著述。進步社會工作學派的文獻增多
11. 本書第二版的缺憾是:缺乏超越資本主義社會下種種壓迫的真正計劃和戰略;對後現代身份政治和微觀政治重視不夠,結構社會工作的主導範式仍然是普遍主義、本質主義等現代主義概念
12. 10年後的2007年本書再次修訂,書名亦改為《新結構社會工作》。時代背景的特點:全球化主張的終結、出現反全球化運動、更多人質疑新自由主義經濟神學。修訂版嘗試超越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對立,為結構社會工作/進步社會工作奠下更好的理論基礎
13. 本書梗概:
*第一部份「尋找範式」(1-8章)揭示當代社會工作理論和實務如何受全球資本主義危機的影響。即使這樣,仍然可以創造一種另類的社會工作模式,它能堅持社會解放、社會轉變而不是社會控制;同時分析社會工作的兩大主要觀點:保守觀點(新保守主義、自由主義)和進步觀點(社會民主主義、馬克思主義)對人類本質、社會、國家、社會公義、社會轉變、社會/政治/經濟信念以及對社會問題、社會福利和社會工作的觀點,同時分析女性主義、反種族主義、後現代主義和「第三條路」的有關觀點
* 第二部份「結構社會工作理論與壓迫」(9-10章)是結構社會工作的理論基礎,特別聚焦於對壓迫的分析。進步社會工作基本上是跟社會主義範式(社會民主主義、馬克思主義)一致,但需要「振興/更新的社會主義」(revitalized socialism),,而不是那種持普遍性解放計劃的20世紀舊式的社會主義。它需與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和反種族主義一道反對宰制;擴展基於種族、年齡、文化、能力等的排斥、抑制和歧視的分析,而有別於未經重構的現代主義版本的社會主義
*第三部份「結構社會工作:實務元素」(11-12章)提供社工在機構如何推動結構社會工作的做法、策略和手法。認為結構社會工作不僅僅是一門技巧、手法或道德實踐,本質上它是「活出生命的方式」(a way of life)。
第一章摘要(健)
前言
* 戰後(1945-73)國家政權透過凱恩斯式干預措施,很大程度上能夠遏止資本主義的惡劣暴行。隨著石油危機、以巴衝突及阿拉伯世界的戰爭,國內的經濟轉向全球性經濟。
* 這轉變削弱民族國家的自主性、限制了工會的力量。
* 亦導致福利國家削減開支,及為社會工作帶來信心危機
* 造成勞動市場的零散化,進一步令弱勢社群如婦女、有色人種等處於從屬地位,削減公共開支,以及社會工作無法回應社會危機。
* 新的政治、經濟、社會問題,要求一種新的社會工作理論和實踐模式。
資本主義的變化
* 1945-1973年戰後資本主義經濟快速發展。這個繁榮期,工會得到發展,物質生活提高,相對穩定的營商環境…….這些繁榮期的特色是經過一系列的妥協換來的:企業、工人運動、與國家政權。
* 科學化管理漸漸變成政府官僚的管理基石,大型企業的工人變為生產過程中的一種工作方式而已。而這就需要一種分層級的工作關係。
* 北美的工會運動,雖偶有激進行動,但大都緊隨國家的勞工法例來進行,以此換取企業和國家政權的合作。
* 因此,工會尋求與資方或資產階級政府合作,不會追求激進的社會及經濟改革,作為提高實際工資,工作穩定的交換條件。
* 工會領導人亦承諾控制其會員與企業進行合作,利用科學管理去增加生產。
* 國家政權假設企業與工人有一系列的責任要承擔,它透過財政和貨幣政策去控制經濟的繁榮與蕭條。利用凱恩斯模式。
* 哈維指出戰後的長期繁榮建立在一系列對勞工的控制,消費習慣,科技的利用等。這模式可被稱之為凱恩斯梗式,或福利國家模式。
* 這個模式的一個大假設就是經濟可以無限增長,源於更多的生產,更多的消費,從而產生更多的職位,產生更多的利潤,更高的工資…….Mishra(1999)指出凱恩斯模式有一重要前提,就是國家的經濟是相對封閉的,而且可以由國家政府自行監管的。
* 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遜宣佈美元脫離金本位制度;1973年的石油危機;這些事件打破了企業與勞工的協議基礎。
* 資本主義遂從政府管理自己的國家經濟,轉向政府減少干預,讓全球的市場來控制本國經濟。
* 這些轉變導致勞動市場,及產業起變化,弱化了工人運動的力量。愈來愈少全職工作,工作愈趨零散化,工人變得細碎化。工運亦面對政治上的壓迫,政府透過立法限制工會的權力,以及將產業外移,令工人力量消減,工人的集體意識也因此被削弱。
* 某程度因為經濟衰退,政府稅收比以前減少,令以往受政府資助的項目受影響。
* 政府繼續提供服務的成本高於本國經濟增長,造成嚴重的財政危機。政府不是提高稅率、擴闊稅基,就是減少政府開支。
* 無獨有偶,英國(1979年)、美國(1980年)及加拿大(1984年)都採用了相似的政策去應對經濟危機。三國政府都採取了減少政府開支,而不是提高稅率,在主要的政府支出上進行成本控制/降底成本。
* 新右派視福利為不能承擔的奢侈項目。
* 現在,在全球經濟下尋求生存,比人類的生活及社會需要更為重要而優先。
* 各國量度成功,不是基於人民的生活水平,國家所提供的社會保障;而是基於能夠減低政府多大支出,能否令國民變得更有競爭力,及國家是否優良的投資環境。
全球化論點
*全球化的影響仍然在爭論中。大企業會視為是正面現象,推行社會服務的人會視為負面現象,有些人則無甚感覺。
*Lightman(2003)指出正面例子有歐盟(EU),能夠整合經濟,建立屬於工人的社會保障條約。而負面例子就有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基於自由市場邏輯,和不包括任何社會、政治問題。
* Lightman(2003)和Mishra(1999)認為全球化沒有本質上的正面或負面。問題在於其主導的思想/理念的具體形式和全球化的進程。
*至今為止,全球化由美國領導,基主要是基於自由市場邏輯,個人主義,最少限度的福利,名符合企業利益。
*全球化主要是經濟進程,這觀點被IMF所採用。不過,大多社會福利/社會工作人員視全球化是一個不只經濟,更包括文化,政治,及理念的複雜進程。
*要了解全球化的主觀點,因為這正是合理化削減社會開支的理據。
*代表了資本主義的勝利代替社會主義。
*新保守主義是推動全球化的思想驅動力
*佔主導的論述認為全球化是正常,不可避免,不可逆轉,因此不應的制止或影響它。
*只有在市場的自然法則調節下,無任何人/群體在全球化中轉變。
*全球化的展開會將獨裁變得民主化。
*頻繁的貿易將全球範圍趨向繁榮;全球化對任何人都是好處
*國家必須向全球市場交出大部分政治經濟權力。
*福利社會是國家不能負擔的,及會構成許多經濟和社會問題。
* 必須解除對經濟管制和規範工會。
*全球化最重要的組成部份是它塑造了一個特定的語言框架──經濟決定論的論述。聲稱全球化是一個自然、不可避免的過程。
* 因此,不應該受到干預或阻止,而且應該要擁護。任何凱恩斯式的干預要注定失敗,在於沒有人能夠控制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用Hobbesian和Darwinian的語言,全球化要求我們接受充滿競爭的人生〝儘管是討厭及殘忍的,這是在全球經濟下必須的生存方式。
*我們被告知必須要接受全球化下就業,人工,社會的負面結果,因為假如我們不完全徹底全球化,後果更不堪設想。
*Leonard(1997)提出以往的福利國家──普遍的福利,充分就業、較高度的平等──已被宣稱為妨礙生存。
*全球化的支持者宣稱繁榮的市場會提高生活水平和將所有國家由獨裁趨向民主。
*有証據顯示自由市場並未有太大促進國際繁榮,反之增加了國際間的不平等。(BOX1.2)
*自由市場的信念相信經濟繁榮可以將貧窮和受壓迫人民擺脫貧困,並能提供將獨裁轉向民主的途徑。
*全球化論述的一個重要部份是國家的力量已經消減,取而代之的是全球市場。自由市場的法則已經取代了任何國家的獨特法則。
*另一部份是福利國家並不能長期維持。過去百年,國家都扮演著主要的福利提供者及主導經濟的角色。直至1970年代,右翼政府開始提出政府干預經濟會導致各種經濟問題出現。
全球化時代福利國家的危機
*70年代中期的經濟危機導致油價高企、經濟衰退,一系列的問題動搖人們對凱恩斯主導式經濟的信心。
戰後福利國家的兩大支柱:凱恩斯經濟及Beveridge社會保障。前者強調政府介入,確保經濟活動的活躍及全面就業。後者則強調政府介入去保障人民有一個普遍的、全面的、及足夠的社會保障,同時B認為社會福利是一種普遍的權利,而不是對弱勢社群的慈善活動。
福利國家的危機是全球資本主義的危機。GOUGH指出1973至1975年全球資本主義經歷自大蕭條後最嚴重的衰退。
由需要為本福利國家轉變為特權為本福利國家
*Timuss分析指存在三種以階級為本的福利制度。1) 資產階級的財政福利;2) 較優厚穩定,全職人士的工作福利;3) 對失業人士的普遍福利。
*企業可藉很多途徑「逃稅」,如豁免、津貼等方法。因為不牽涉「見得到」的政府開支,所以稱之為隱性福利系統。
*在加拿大,聯邦政府每使$100,企業就會有30-50蚊稅務優惠。單在1985年,就有3-5億元稅務優惠。
*企業聲稱稅務優惠標誌著企業對經濟的投資,不過,有証據表明企業只是用來增加股東的紅利,不是對社會投資。
*職業福利包含由公司提供的福利,如健康福利、退休金。亦有一些額外津貼如住屋津貼、免息貸款、公司車等等。
*這些福利基於人在公司內的職位高低。同時,這些福利的提供其實是轉嫁消費者,及從公司的稅項中扣除。
*換言之,職業福利是由消費者,和整個社會的納稅人來買單。
*職業福利將工人可享有良好收入和與職業相關優待剝削,因此,令政府認為無須去進行普及而足夠的福利系統。
*職業福利造成去區分忠誠、培養特權及收窄社會良知。
*第三種福利系統主要提供予低收入及弱勢社群。透過入息審查,最低限度的社會保險方式提供。
*其目的主要用於緩解那些不能從私人市場,或私營行業福利的人的貧窮問題;主要是最基本生存需要為本。
*不過,普通福利造成污名化效應。
*現在關注的,不只是削減原有福利。反而是資源的重新分配,由原有的第三福利,流向第一、第二種福利,為了處理財政危機。
*Mishra(1990)指出,客觀的事實是基於主觀的闡述。對事物的解讀往往是基於一種意識型態/特殊群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