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已久,也就忘記開始於甚麼時候,「上海威脅論」像鬼魅一樣釘在香港人的腳跟。大廈誰比誰的高,GDP誰高誰的低,外語能力誰比誰的好,城市發展誰比誰更的宜居,房價誰比誰的貴……結論總是只有一種:香港優勢不再,上海要趕上來了。
曾幾何時,我們以「國際都會」自居,如今連港大校長也道出「依家港大已唔再係香港嘅大學,香港大學係喺中國國土上一個國際大學」的現實。對中國好重要並不是問題,問題卻出在當我們將目光聚焦於一個地方,四周的改變我們都沒有察覺到。一直以為上海是香港的大敵,總是在追追逐逐。所謂「鷸蚌相爭,漁人得利」,香港和上海之間的漁人早已出現,只是我們都沒有注視到。
話說去年年底,我曾到過檳城一趟,當日決定動身到此,皆因之前朋友去過都說這裡風景好美,人又好熱情。結果我就去了,初到貴境的感覺居然是一種不自在的感覺。這裡的人看起來跟我們沒差很遠,可是一到開口問路的時候,總是會遇到lost in translation的困境。我該用甚麼語言呢?語言這東西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圈子裡,給我的印象都是很妙也很讚的。他們通常都是移民的第二或第三代,父母還是能說流利的家鄉話,家裡會說家鄉話的人也多。造成身在馬來西亞的華人,母語都是福建話或者是廣東話,進入學校以後,規範教育裡每一個公民都要學習馬來語跟英語,所以又多會兩種。華人社群裡,華校的聲望比較高。華人父母愛這樣說:「要努力讀書進華校哦!要不然就要讀老師很爛很沒出息的馬來學校了(不是故意的種族歧視,當地華人還真的覺得馬來人不夠努力,政府對他們的優惠措施也太多,在此不詳述,可見:〈遊檳城初探當今大馬〉)」。華校,又是華語作為教育語言。經過十多年的訓練,馬來西亞的華人大學畢業之後,就已經能活用三文四語。
據說,馬來語跟印尼和印度語很相似,感覺有點像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的差異。調查指出印度人口將於2018年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人口的國家;而印尼則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中國的經濟崛起,台商在亞洲舞台上的活躍,香港在國際金融的龍頭地位,都是我們都很熟悉的客觀現實。
精通三文四語的馬來西亞華人,在跨地區的合作上有溝通的優勢。能夠對著不同的族群,使用他們的母語進行交流,那種親切和被尊重的感覺,在無形之間給加分了。勢利一點講,這種靈活性讓他們游戈於商界的大海裡,網羅更多更廣闊的可能。曾經,香港也是乘著類似的優勢,在國際舞台上充當買辦的角色,而取得今日的國際都會地位。人口增長和經濟重心的移轉,昔日的大市場今日漸漸衰落,新興市場如印度和東南亞抬頭,令馬來西亞華人過去不起眼的語言能力,有機會大展拳腳、大放異彩。
歷史告訴我們,從沒有一個城市或一個國家永遠昌盛。當日最繁華的巴比倫,今日卻只剩萬尺沙土。香港的光芒或者不復當年,要改造城市也得找個有潛力的目標。上海不是不好,只是我們都太相像了。那管有天,上海學到香港的成功秘訣,成為另一個香港;或者香港力壓上海,保持她風騷中華的姿彩,也不過是自家關門的比拚。將鏡頭從內轉向外,望望那汪洋大海,那裡還有更多閃爍的明日之星。上海,又算個甚麼?
(原文首發於吉暝水個人部落格,參考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