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宾根木匠:青春逝去,无人生还

98_15

文_图宾根木匠

在取得巨大票房成功的同时,《致青春》也激起了巨大的反对声浪。当然,批评电影再正常不过了,不过从国内观众目前的整体观感来看,《致青春》够不上“伟大”、“史诗”之类的评语,但也不至于是“脑残”、“烂片”,一部电影的艺术质量究竟如何,需要时间来厘定,至少从目前影市上的总体反馈来看,《致青春》绝没有糟糕到一无是处的地步。

所以,《致青春》实际上是激怒了一批人,使得这部热门电影迅速成为网络口水战的焦点,不过这场争论似乎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影片之于国内观众“走心”的成功—对于《钢铁侠3》这样的爆米花电影,看过之后甭管喜欢不喜欢,也就一笑了之;但《致青春》真的会让一群国内观众表现得非常愤怒,某些意见领袖甚至使用了带有人身攻击性质的字眼公开评论《致青春》—不过与被某教授批为“三俗”的《泰囧》比起来,《致青春》还没被上纲上线到那个地步。

《致青春》的改编基本忠于同名原著(原作者认为相似度有“五分”),虽有细节上的删改,但故事框架、人物设定,乃至命运走向都是基本一致的,所以,《致青春》在文化趣味上引发的争议,也可推至原作的层面来找原因:《致青春》的原著小说属于网络文学产物,跟《失恋33天》一样,都是内地年轻女性所热衷的言情读物,一般来说,网络小说总是因为缺少文学性、艺术感染力和严肃的思想内涵而遭到诟病(《繁花》似乎是仅有的例外),其叙事架构决定了前半段就是一个卿卿我我的校园爱恋故事,后半段虽进入了职场,但万变不离其宗,骨子里浓烈的电视剧趣味挥之不却—单从原著的篇幅来看,改编成电视剧无疑更合适。

电影做了大幅度的删减,特别是后半段,使得全片基本上呈现出校园青春片的面貌,而后半段比较凌乱的剪辑也使得剧情跳跃且啰唆,应当算是败笔。不过赵薇并没有秉承从《失恋33天》以来的“小清新”风格,也没有贯彻《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的“时尚”、“洋气”,而是着力打造了一个带有梦幻色彩的“残酷青春物语”。在我看来,爱情只是《致青春》中那些角色命运的一个注脚,无论是谁,在青春逝去之后都没有收获幸福,当青春的激情和生命力远去之后,只剩下无奈、钻营和麻木—缅怀过去的态度植根在现实感受的基础上,你懂的。特别是那位美丽、温柔的“女神”阮莞,她刚穿上婚纱不久就香消玉殒,用类似于韩剧的方式充分体现了鲁迅“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美学意趣;而那位一直暗恋阮莞的张开,大学校园里曾经的浪漫诗人,落魄到给死人写传记来糊口—尽管表现得玩世不恭,张开却代表着大学校园里曾经的梦想和浪漫,在现实的重压下,张开心中最后一绺来自校园的浪漫主义情怀,终于随着阮莞的逝去而凋零……

《致青春》的基调是越来越压抑的,一直到影片结束也没有给观众以情绪释放的出口(这其实不利于票房),直到最终完成了写给前网络时代内地大学生活的一首挽歌,而共同的情怀和记忆,也使得不少70、80后看完《致青春》后唏嘘不已—也许故事并不高级,但足够打动曾在这样的故事里生活过的人们。

青春是宣言书,青春是宣传队,青春是播种机,但在《致青春》里,青春是一则墓志铭。如果说,《阳光灿烂的日子》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里,青春是用来被怀念的,那么在《致青春》里,青春就是用来被埋葬的。

《致青春》的片尾出现了“爱一个人就像爱祖国,爱山川,爱河流”的台词来为逝去的青春盖棺定论—在我们的语境里,对祖国的爱常被理解为是一种无需理由、不计回报、单向度付出的伟大情感。

许多年后,当我们回忆青春时,也许我们会回想起多年以前,在大学校园里谈论祖国、山川、河流的那个下午。那时,我们有纷争,有埋怨,有爱情,有背叛,但没有互联网,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那么多投毒和谋杀案。

青春逝去,无人生还。

原文链接: http://www.nbweekly.com/culture/arts/201305/33069.aspx

Avatar
图宾根木匠
写作者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