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畢愛護動物協會於三月二十一日刊登於明報世紀版的文章,回應2月20日的拙作《愛護動物協會是愛護動物還是愛護政府?》。我為此感到十分高興;因為,自「爭取成立動物警察大聯盟」於一月中舉行記者招待會以來,我們一直發電郵邀請愛協會面,商討有關「動物守護計劃」與「動物警察」事宜,唯均收不到回覆;拙作刊出後,愛協總監麥履善先生曾電郵予我,提出私下會面。由於我是大聯盟發言人,不宜私下會見任何團體,故提出同時邀請聯盟成員團體的代表,並邀請媒體監察會議過程。麥履善先生表示不能接受這項提議,我亦曾追問原因,並表示願再商討;電郵發出已逾兩周,至今我尚未收到回音。如果愛協認為透過報章平台作溝通較好,我亦願意接受,因為這總比不溝通好些。
愛協於回應中表示,「作者在文章提到協會的悠久歷史和所謂「受到政府青睞」,造就成協會享有大量資源。而現實其實與她的指控正正相反──愛護動物協會的營運經費,只有少於百分之一是來自政府,其餘99%完全是協會自行從公眾捐款、23,000位會員和支持者,以及我們所提供的服務中籌募。」事實是,漁護署每年預留了一百萬港元作資助愛協用,比其他團體都多。而我想說明的是:「政府的青睞」不一定指金錢上的資助;事實上,權力、聲望的影響力,比錢來得更強大。觀乎政府推出的動物福利計劃,包括「動物福利專責小組」、「動物守護計劃」、「TNR計劃」(尚在諮詢階段)、指定領養團體等,愛協都是榜上唯一或少數的團體。這些「恩賜」,足以令愛協建立起其權威與名氣,從而獲得更多捐款與支持。況且,愛協亦未有解釋為甚麼漁護署會提名愛協申請何東基金,而何東基金又佔愛協營運經費多少。我們十分希望愛協能就此問題再作回覆。
愛協又在回應中提及其他民間團體都有跟政府合作。誠然,「官民合作」不一定是壞事;只要政府提出的政策有益於社會,民間團體理應大力支持。然而,愛協的主要合作伙伴—漁農自然護理署—卻一直為市民,尤其是愛護動物人士詬病。該署對社區動物採取「捕捉殺害」政策,對民間義工工作毫不支持,又不設公開領養渠道,不承擔照料社區動物與平衡社區利益的責任……連審計署亦於2009年與2010的報告中指出,漁護署工作馬虎失職,未能履行職責。漁護署的公信力如何?理念(如果署方有理念的話)是否得到市民認同﹖辦事能力如何?是否真的盡了「自然護理」之責﹖相信市民、愛協、動物義工等都心中有數。同樣,「動物守護計劃」成立以來,虐待動物案件有增無減,多個團體、政黨都一致同意成立「動物警察」。愛協仍堅持「現行制度行之有效」,實在難以服眾。
愛協又聲稱機構「不主張將動物福利議題政治化,而是事事以動物福利為先」。首先,「政治化」與「動物福利」並非矛盾關係;我們都明白,若政策不改變,是無法改善動物福利的。國父孫中山曾言:「政治乃眾人之事」。政治是群體中的空氣,人若活在群體中,本就無法避免政治;說穿了,「不主張政治化」乃是一個動聽借口,好讓群眾對政治冷感或厭護,以利於殖民管治。這亦是我在拙作最後一段所指出的「脫殖」的問題。況且,愛協與警方、漁護署等政府部門有緊密的合作關係,這不就是「政治化」麼﹖如果愛協不主張把動物福利議題政治化,就應該退出「動物守護計劃」,以正視聽。
此外,愛協於指出「協會對每一宗懷疑虐待投訴都認真仔細調查,但是我們的工作要講求「合法、合情、合理」,在有充足的理由和證據支持下,我們一定會建議就個案進行起訴。」但卻未有正面回應拙作中提到的Phillip案,甜甜案與將軍澳遺棄唐狗案是如何的「合法、合情、合理」地不向警方舉報。這幾件案件都有人證(包括動物主人、社區居民、獸醫與記者)和物證(動物或其屍身),愛協實在有必要向公眾交代其「合法、合情、合理」的具體標準。
愛協主張「與政府保持對話,並在有需要時與其他持份者,如區議會、民選議員和官員、社區組織和公眾等,開誠布公地溝通」,這一點我和大聯盟各成員亦十分贊同;正如我在文首所說,我們一直爭取與愛協、警方與漁護署作公開對話,以釋公眾疑慮,可是至現時為止尚未收到正面回覆。我們急著要做的,是真正地幫助、保護那些每日面對死亡威脅的社區動物。他們當中已有許多因著人類的無知、殘暴、卸責與利益計算,慘死在兇徒手中,亦令愛護動物人士心碎。我再次誠意邀請愛協與大聯盟代表公開會面,商討「動物警察」事宜,以保障那些在生,慰藉那些枉死的,也為人類重建公義仁愛的社會。
(原刊《明報‧世紀》,2013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