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广告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今年315晚会又曝了与此相关的个人信息收集和利用的问题,丢给了大众一个模糊而可怕的印象。对于央视来说,这并不是个专业的表现。 为了便捷和良好的使用体验,个人信息的适当披露以及被第三方使用,这是必须的。早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里,我们也为着各种需求披露和默许他人使用自己的各种信息。你的姓名是不是个人信息,但为了和别人交往,你总是主动提供给他人。你想随时收到某个商家定时发送的邮购目录,你就会向这个商家提供你的地址。个人信息从来就不应当极其狭隘地理解为“不能被他人所知道的信息”。一说到“个人信息”,就好象谈到让人裸体,这是误导。 325晚会提到的cookie(小饼干)技术,是一项非常中立的技术,已经广泛使用许多年。网站运用这个技术,对于网站浏览者的访问习惯进行记录并存放于用户的电脑里,在下一次用户访问该网站时,网站可以再一次更新这个文件并根据这个文件的记录给访问者更个性化的内容显示或提示。 当然,任何技术都可以滥用,就像最常用的电子邮箱也可以用来发送垃圾邮件一样,cookie也会被许多人滥用,但这不是妖魔化这项技术的理由。至少,在报道与此技术相关的事件时,应当着重提示一下,用户完全是可以通过在自己的电脑上设置而拒绝使用cookie的,这类功能也是存在多年了。 个人信息的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平衡点不是绝对的,每位用户对此的理解可以是差距巨大的,因此,除了极端情况以外(如随意查看、将用户信息转卖第三方,等等),你很难从商业道德上去要求网站经营者一定如何如何操作。这个平衡点是需要立法来确定的。在巨大的模糊空间内,在没有明确立法的前提下,甚至你都不可以轻易说某种处理方式一定是违法的。 现在问题出来了,立法在哪儿呢?根据报道,自2003年起国务院就委托有关专家开始起草《个人信息保护法》,2005年专家建议稿已经完成,并提交国务院审议,启动了保护个人信息的立法程序,可是都10年了,这部法律还是没有出台。这事儿央视才应当好好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