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夏商:写小说是个笨活

8_1

文_河西 图_受访者提供

夏商

上海中生代作家,著有四卷本文集《夏商自选集》,代表作有《东岸纪事》《乞儿流浪记》

我以为写的是浦东的清明上河图,其实是一摞人生的流水账。”

这是上海作家夏商最新长篇小说《东岸纪事》的题记。因为感觉“先锋小说之路基本走到了头,想刻意去写扎实一点、迎难而上的小说”。于是夏商用了近七年的时间,试图刻画出浦东开发之前市井的生活百态,反映时代洪流中的小人物命运。

在访谈中,夏商说:看过这部小说的人都有不错的评价,比如我有几天收到张小波的微博私信,他留言说,你这小说比较牛逼。我和小波之前不熟,他也比较孤傲,平时不太夸人。所以说,当你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和应付地、没有使用全部才华去做一件事,效果是不一样的。

“每个地方都要丰腴匀称才是一个美人”

“长篇小说就是靠细节支撑起来的,如果没有细节,只剩骨头,没有脂肪,就好比一个女人没有了风韵,就不美了。所以你必须用细节将故事撑满,《东岸纪事》就是不断撑满的过程。”

问:《东岸纪事》最早是什么时候动笔的?

答:大概2004年开始动笔,写之前特地去六里镇拍了一些照片,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当年的痕迹了,浦东是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开发的,到了2004年六里地区已经拆得差不多了。我对照着自己拍的这些照片,写关于乡村的记忆,慢慢地写了一些段落。中间做普洱茶生意,有些分心,前前后后写了近七年,去年上半年完成,然后在出版发表的过程中又作了一些修改。

问:《东岸纪事》读下来与你此前的作品比较起来,感觉高了不是一个台阶。

答:可能是写法比较扎实的原因吧,总体上有为老浦东树碑立传的感觉。先锋小说从技术上讲,很多时候是“画鬼”,而写实小说是“画人”,画鬼容易画人难。先锋小说有很多技法,它变化多端,但往往只是花拳绣腿,而写实非常难,最好的小说家都会迎难而上。

你可以看到在《东岸纪事》里,我没有逃避任何细节,很多地方我都顶上去了,而先锋小说可以通过技巧避开,普通读者也看不出什么破绽。但写实小说,一拳就是一拳,必须拳拳到位,才能击中要害,否则很难击倒“小说”这个敌人,所以我写《东岸纪事》真的苦不堪言,过程中不断遭遇“制作标本”这样的问题。

让我悟到妙义的还是聚斯金德的《香水》,它对香水的描绘很详尽,让读者读完小说后还能了解很多香水知识,当然,如果把制作香水的过程抽掉,故事还是成立,但会单薄很多,因为它失去了活色生香的细节。

长篇小说就是靠细节支撑起来的,如果没有细节,只剩骨头,没有脂肪,就好比一个女人没有了风韵,就不美了。所以你必须用细节将故事撑满,《东岸纪事》就是不断撑满的过程。如果把长篇小说视作一个女人体的话,每个地方都要丰腴匀称才是一个美人。先锋小说会有形式感,而写实小说则是“笨活”,我想你说的“高”就在这方面,因为我没有避开难点,始终在迎难而上。

“小说家写到后来,拼的是‘拙’”

“对一部伟大的小说来讲,才气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反倒是笨拙的、像手艺人一样的写作才是真谛。”

问:《东岸纪事》在语言、人物刻画、技巧方面都很成熟,有没有特别找一些书来读?

答:我写一部新书前,一般不看其他作品,以免被干扰。《东岸纪事》是《乞儿流浪记》完稿后的一部长篇,当时就觉得我的先锋小说之路基本走到了头,想刻意去写扎实一点、迎难而上的小说。

这应该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更早的时候大概也有这种能力,但因为偷懒等原因避开了。1997、1998那几年每年都会发不少中短篇,发表容易,影响也有限,决定干脆花几年时间去写个有意思的东西,没想到一写就写了六年多。

过去写作比较浮躁,发表太容易,对自己要求不高,反正写了就能发,约稿不断,有些杂志还为你留好版面等你。慢慢意识到,这样对小说创作是有害的,所以就去写这样一部大篇幅的长篇来挑战自己。现在回头看,花几年时间沉寂下来写作很值得。

写完《东岸纪事》,最大的感触就是觉得小说是个笨活,小说家写到后来,拼的是“拙”,而不是小聪明。你之所以感觉这个小说比过去好,不是能力增长,而是以前小聪明太多。

很多作家都有这样一个问题,因为有才气,所以爱用小聪明。但是对一部伟大的小说来讲,才气不是最重要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反倒是笨拙的、像手艺人一样的写作才是真谛。

问:你说的写实,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吧。

答:因为我毕竟是先锋小说走过来的,和传统作家经过的文学训练不一样。所以《东岸纪事》整个小说看似结构四平八稳,但还是有很多变化,这就是多年文学训练的结果,包括对语言的控制,起承转合的把握,以及一些只能意会的文学观念。

我觉得真正的先锋小说家,是姿态的先锋,而不是文本的先锋。有些小说你一看就知道不是传统作家写出来的,他们肯定写不出来,因为没有经过文学的整体训练。

《东岸纪事》虽然骨架是一个时代的乡村记忆,但真正写的还是人,这才是文学最终要完成的使命。所以我们之前可能还是伪先锋派,关心的可能不是人,而是语言、文本、技术之类的东西。

你看跟我同辈的小说家像艾伟、毕飞宇、张旻、韩东的长篇,文本都越来越归于常态,但在写实的外套下还是能看出先锋的意识,包括文本、结构、语言的能力,都和传统作家迥然不同。

《东岸纪事》带给我的最大价值是,对挑战性的题材充满斗志,而过去往往绕开,往虚里写,现在黄书啊同性恋啊都不在话下。当你硬着头皮往敌人阵地冲,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可怕,突破后的快感是很强烈的。

问:你的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写小说是往敌人阵地冲。

答:对,这个阵地一个是指专业知识。比如《东岸纪事》里面关于风土人情的东西,要查很多资料,询问很多浦东乡亲,要去采风和考证,这些东西不能有穿帮。小说家有这样的义务,让读者读完一部小说之后,懂得一些额外的知识。

另外一个是逻辑的阵地。你写小说,一开始搭个框架,等有了人物性格、情节的出路,故事自己会形成一条大道,有些人却非要走独木桥,以至于越看越别扭。小说的逻辑就是生活的逻辑,还原生活并不是那么简单。

8_2

东岸纪事(上下)

上海文艺出版社

定价:49元

“上海话的韵味还在”

“改成普通话里夹少量沪言,尽量用大家熟悉的词,比如“阿拉”;另外还造了一些上海话新词。”

问:《东岸纪事》是一口气写下来,还是反复修改后的产物?

答:第一年的时候三分之二就写完了,对话都是上海话,我拿给一些朋友看,觉得还是有障碍,比如“不是”写成“弗是”,后来就改掉了,改成普通话里夹少量沪言,尽量用大家熟悉的词,比如“阿拉”;另外还造了一些上海话新词,比如“面熟目生”,北方人也能看懂。最后小说的上海话韵味还在,外地读者的阅读障碍也较小。

另外,比如关于上海方言的部分,就花了我不少笔墨,乔乔去乡下小饭店应聘的时候说上海市区话,马上被识破,人家不想雇用说市区话的服务员,乔乔马上意识到,改口说浦东土话,就被录用了,这段我觉得挺有意思。

确实是这样,浦东土话和上海市区话确实有个等级的问题,直到今天也还是这样,骨子里上海市区的居民还是有点歧视乡音很重的浦东人、青浦人、松江等郊县人。

问:你是说,写了三分之一的时候有意识地把上海话改回普通话了?

答:对,其实上海话的韵味还在,但对话的主体都用普通话了,毕竟不仅是写给上海人看的,南方小说家在语系方面一直比较吃亏。

问:比如杨显惠会在甘肃方言下面加注。

答:我觉得小说还是少加注比较好,总之北方语系比南方语系合算。

问:故事线索方面是怎么考虑的呢?

答:我觉得小说的脉络自有其神奇之处,小说本就存在,只不过作者把它找了回来,听起来很玄妙,但确实有它道理。小说最初的部分是作者在写,后面绝大部分是小说自身的逻辑在写,有很多故事写不下去了,作者觉得叙述不舒服,就是违反了小说的逻辑和规律。跟着小说的逻辑去写,人物和故事自然会鲜

原文链接: http://www.nbweekly.com/culture/books/201303/32510.aspx

Avatar
河西
写作者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